中國某些骨幹企業會跌入美元債的深淵嗎? 很可能!
在2005年人民幣升值(美元貶值)之前,很少中國企業發行美元債券,即藉美元貸款。 如果那時藉錢,如果是每年5%的利息,在6年後歸還,由於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了36%,借款中企實際幾乎不用支付任何利息——因為人民幣升值的匯率收益實際抵消了借貸利息。
而今,在國際投資主流普遍認為人民幣對美元即將進入貶值週期前夜,中國企業卻向外資銀行和資本市場借入了巨量美元債。
據Quartz援引的數據,2012年第四季度,中國企業在美日歐銀行的外幣貸款僅為380億美元,但僅僅一年之後,2013年第四季度這個數字就增長了9倍累計到3490億美元。 與此相印證,中國外管局公佈的數據則顯示,截至2013年底,中國的外部債務存量(企業貸款和發債僅是其一部分)共計8632億美元,佔GDP比例9.3%。 而香港一些銀行稱,中國企業外幣貸款金額現在肯定已經超過1萬億美元了。
進入2014年以來,中國企業海外發行美元債迅速飆升。 據不完全統計,僅截止5月初,中企海外發行外幣債券170億-200億美元,這僅是發債,還不包括銀行貸款和民間借款等。
與2013年海外發行美元債的主要是房地產企業不同,去年底今年初以來,更多的發行美元債的是中國骨幹國企——這份名單包括並不限於:中冶集團5億美元、寶鋼5億美元、中船集團8億美元、信達資產15億美元、國家電網35億美元、中石化50億美元等等。
令人矚目的美元債發行者還有中國頂級互聯網企業:百度10億美元、騰訊25億美元(計劃50億美元)。 而阿里巴巴更是從海外銀團借入了80億美元,在今年上半年展開瘋狂併購(見本人6月24日文章《馬雲正面臨商業生涯的最大危機》),並已經花掉了絕大部分貸款。
中國的骨幹國企和頂級互聯網企業蜂擁發行美元債,並非偶然,原因至少有三:
1、美元借款利率低,實在誘人。 中國優質企業發行的多年期美元債的利率大多為3-6%,最低的騰訊3年期美元債利息僅為2%。
2、2014年以來,央行採取的“穩健”或者說“新常態”的貨幣政策,使國內貨幣政策偏緊。 加上效率最低的地方政府貸款能力最強,國企其次,民間最弱,從而使得國內貸款利率居高不下,能夠貸到年利率8%的貸款已經相當不錯了,民間借款利率大多在20%以上。
3、有關部委積極鼓勵國內企業借美元債,並大開綠燈——“(2014年)推動外債管理由金融危機時期防範風險為主,轉向經濟轉型升級時期提高經濟金融運行效率為主要目標”。
如今的美元債看起來很美,然而,借款者有沒有考慮到人民幣大幅貶值,中國遭遇金融危機而形成的巨大匯率隱患呢? 對此,本人在今年2月12日就撰文強烈警告《中國企業家小心踏入“美元債”陷阱》。 不幸而言中的是,5個月來,中國企業發行美元債果然急劇增長,而人民幣升值也出現拐點,美元兌人民幣由6.09一度上漲到6.25。
中華元智庫認為,自2005年7月開啟的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週期已經結束,而正在展開的將是人民幣對美元的貶值週期,為此,去年11月出版了《美元復興十年OR中國痛苦十年》做出了系統論證,在此不再贅述。
在
這個未來大趨勢下,中國企業借入大量美元債,短期將成為熱錢外流的接盤者,將維持人民幣相對高位,客觀上使得國際熱錢撤離時更從容、匯率收益最大化;長期
來看,如果美元貨幣政策恢復常態乃至加息,再加上石油糧食危機和東亞地緣政治危機引爆,中國金融危機爆發,以萬億美元計的國際熱錢外流,人民幣大幅貶值。 屆時,以人民幣計價的美元債,在未來幾年內可能翻番,甚至更多。 這正是中國企業借入美元債的最大錯配風險——借的是美元,拿回國內要賺人民幣來還。
未來除了匯率風險外,中企還可能遭遇金融經濟危機下的經營風險,盈利大幅縮水,甚至出現虧損。 屆時要想還本付息將難上加難,恐怕不得不按照市場最低價,讓外資財團或借款人債轉股。 外資可以極廉價地參股乃至控股這些中國最核心的國企。
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們如今在廉價美元的支持下,在國內瘋狂併購高新科技、移動互聯企業,幾乎壟斷中國未來高成長的潛力股。 最後,借款者很可能成為最大贏家,以極優惠的價格債轉股,經營層存在被洗牌的風險,令這些公司最後的中國色彩蕩然無存。
鑑於債轉股是國際通行慣例,加之債主遍布西方各國。 一旦美元大幅升值,中國遭遇金融危機,中國最優質國企和創新企業可能被不可逆轉地收購。 如果中國國家出面拒絕履約,則可能成為西方對中國經濟制裁,乃至開戰的堂皇理由。
總之,為預防中國企業墜入美元債深淵的風險,建議中國決策層果斷制止國企發行美元債。 對於那些現金流良好,並無必要藉美元貸款的企業,要求其盡快償還美元債,以避免未來深陷沼澤而無法自拔。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