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0日星期三

黄金储备再增1% 为连续第三个月增持

FX168訊據中國人民銀行(PBOC)官網周三(9月30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截止今年8月末,中國黃金儲備規模較7月的5393萬盎司再度增加1%,至5445萬盎司,同時也是連續第三個月增持。

數據還顯示,截止8月末,中國黃金儲備總價值為618億美元,7月末為592億美元。





(中國官方儲備資產來源:中國人民銀行、FX168財經網)

今年7月中國央行自2009年來首次更新了黃金儲備規模。當時的公告顯示,中國6月黃金儲備飆升57%,至5332盎司,一舉超越俄羅斯成為全球第五大黃金儲備國。另外,今年7月中國也同樣增持了黃金儲備。




(中國黃金和外匯儲備來源:中國人民銀行、FX168財經網)

中 國國家外匯管理局週三發布的《2015年上半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中提到,近期人民銀行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公佈特殊標準(SDDS)公佈 了黃金儲備數據。截至2015年6月末,我國黃金儲備規模為1658噸,較上次(2009年4月)公佈規模增加了604噸。

《2015年上半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中有關“如何看待近期我國黃金儲備變動”的專欄文章如下:

根據國際收支統計原則,黃金分為貨幣黃金與非貨幣黃金,前者由央行持有,是一種金融資產,在金融賬戶的儲備資產項下記錄;後者由其他部門持有,是一種實物資產,在經常賬戶下的貨物進出口中記錄。央行增持黃金儲備,根據交易對手可分為國內交易和國外交易。

國內交易不需要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進行記錄。國外交易需區分交易對手進行記錄,只有與國外央行或國際組織的交易才記錄貨幣黃金,從其他商業機構購買屬於非貨幣黃金進口,記錄在貨物項下,這些非貨幣黃金通過黃金貨幣化(非交易變動)最後形成央行的貨幣黃金儲備。

我 國本次增持黃金的渠道主要包括國內雜金提純、生產收貯、國內外市場交易等方式。其中,國內雜金提純、生產收貯以及國內市場購買都屬於國內交易,不需要在國 際收支平衡表中進行記錄。國外市場購買黃金的交易對手均是國外商業機構,而非央行或國際組織,因此不應記錄為貨幣黃金增加,而應記錄為貨物進口。

考慮到本次增持黃金是多年來逐步累積的,進行追溯調整較為困難,因此國際收​​支平衡表中不再對這些交易進行記錄和調整,未來發生交易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記錄。

存 量方面,央行的黃金儲備餘額記錄在國際投資頭寸表的儲備資產項下,2015年2季度貨幣黃金餘額變化與流量之間的差異形成約220億美元的非交易變動,其 中包括黃金貨幣化以及往期存量黃金的價格變化等。 2015年6月末,我國黃金儲備餘額624億美元,與外匯儲備之比為1.7%。

雖然與3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相比,我國黃金儲備的規模不大,與外匯儲備之比不足2%。但是,從絕對量來看,我國的規模並不低。

根 據世界黃金協會(WCG)7月公佈的數據,中國已超越俄羅斯成為全球第五大黃金儲備國。排在前四位的美國、德國、意大利以及法國由於其本幣均是可自由兌換 貨幣,同時外匯儲備規模較低,因此黃金儲備與外匯儲備之比較高。而我國作為尚未實現完全可兌換的發展中國家,外匯儲備規模較大,黃金儲備比例自然較低,因 此不能僅以這一比例高低來衡量黃金儲備規模是否合適。作為外匯儲備全球第二大國的日本,其黃金儲備的佔比也只有2%。

黃金作為一種特殊的資產,具有金融和商品的多重屬性,與其他資產一起配臵,有助於調節和優化國際儲備組合的整體風險收益特性。但是,相對於其他外匯資產,黃金儲備也有著一定的局限性。比如,黃金的價格波動較大,市場容量小,持有成本高,流動性欠缺等。

從價格方面來看,國際金價波動較大。 2009年年初以來,黃金由每盎司800美元左右逐步上升到2011年中的高點接近1900美元,之後不到兩年又回落到1200美元左右。價格的大幅波動不利於儲備資產保持安全性。

從市場容量和流動性看,國際外匯市場的日成交量在5萬億美元以上,債券市場僅美國餘額就有約50萬億美元,而國際黃金市場日成交量僅有約0.3萬億美元。因此大規模持有黃金作為儲備資產難以滿足隨時變現的需要。

從資產的保值增值性來看,持有黃金儲備不僅不能生息,還要支付託管費用以及存儲費用等成本。

此 外,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黃金生產國,也是黃金消費大國。 2015年上半年,我國累計生產黃金229噸,消費黃金561噸,其中,首飾製造用金412噸,金條及金幣用金102噸,工業及其他用金47噸。可見, “藏金於民”成效​​顯著,而從國家儲備角度來講,也沒有必要和老百姓“爭”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