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市場巨幅波動,有人預期金價將突破每盎司3000美元,甚至直奔5000美元。
然而,金融市場更相信比價關係。向前100年,黃金與石油之間一致保持著近乎完美的比價關係,整體維持在17.5倍左右的水平。
其中二戰後布雷頓森林體係時期金價穩定在35美元/盎司,而原油價格則始終低於2美元/桶。1971年10月尼克松政府關閉美國黃金兌換窗口之後,金價開始大幅上揚,但出於美元從錨住黃金到錨住石油的轉變,金價的上漲主要是油價上漲推動的,二者繼續保持著一如既往的比價關係,年度均價差異最低曾達到15倍,最大也不過23倍。
那時的美國人當然知道布體系的負面影響,即與黃金充分掛鉤的平價美元令掌握3/4世界黃金儲備的美國失去了戰後金價重估所帶來的巨大利益,但相比近乎單一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美國人得到的好處顯然是巨大的。兩句話:黃金的供給是有限的,不可能滿足戰後急劇膨脹的國際貿易對世界貨幣的需求;美元是印出來的,只要美元被世界接受,美國人就可以憑藉印出來的美元持續增加本國流動性,而增加流動性就是增加財富。
作為戰後國際金融體系最轟動的事件,布體系的崩潰實際上美國人自編自導的一場鬧劇。其真正意圖是,在完成了將美元扶持成世界頭號儲備貨幣的任務之後,黃金被美國人一腳踢開,並由此喪失了(黃金的)貨幣地位,開始淪為商品,充其量是“特殊的商品”。
進入21世紀後,短短10年間世界貨物進口總額累計擴張了3倍。然而,2000年世界黃金儲備總額僅10.63萬億,2008年減至9.5萬億。顯然,即使這一時期金價總體上漲了3至4倍,但完全不能承擔滿足世界貿易增長對儲備貨幣的需求。這意味著黃金的貨幣屬性早已蕩然無存。
有人說,美國的黃金儲備對於緩解債務危機有利。不過,美國的黃金儲備穩定在2.61億盎司,就算金價在現在的基礎上再翻一番,即達到3300美元/盎司,總值不過是0.86萬億美元。與美國潛在的國債規模20萬億美元相比,不足掛齒。
美國人真的會把存放在諾克斯堡的黃金悉數賣給外國嗎?鬼才信呢!
無論如何,失去貨幣地位的黃金,與原油的比價關係將繼續在17.5倍上下波動。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釋昨日油價與金價聯袂下跌的現象。畢竟1670美元/盎司的金價在油價跌至84美元/桶後比價關係已接近20倍。
完全不贊成中國央行繼美國國債後大舉增持黃金。這只能將外匯儲備陷入另一個危險的境地。除了 上述比價關係之外,另一個不利於中國央行增持黃金的理由是,人民幣遠期大幅升值的預期,決定了外匯儲備會與人民幣計價的黃金一道貶值。今天增持1噸黃金,未來美元貶值後就算金價上漲1倍,但人民幣貶值一半,到頭來還是空忙一場。今年以來國內金價漲幅之所以低於國際市場,就是人民幣升值的結果。
還是讓黃金去建廁所吧?這或許是失去貨幣地位的黃金的“最佳用途”。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