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1日星期六

黃金的生產成本

黃金既然是一種商品,就必然可以用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對其價值進行衡量。在1982年6月間,倫敦金的價位都是低於每盎司300美圓。十年後,到了1992年,黃金的價格又再一次的再底部徘徊,達到了328美圓一盎司的水平。彷彿在某一個價位上,黃金的價格就會的到一定的支撐。這時,許多的投資者就會大量的買入黃金,從而黃金的價格就又會上升。
黃金的底價是什麼呢?它的實際的價格又是什麼呢?


A、 生產價格是否是底價


隨著技術的進步,找礦、開採、提煉等的費用一直在降低,黃金成本呈下降趨勢發展。沙特金礦多為富金礦,2002年間其黃金開採成本僅為111美元/盎司,而當時南非等世界最大產金國的黃金年平均開採成本價較高,在285美元左右。
實際上,黃金並無甚麼底價,其價格跟生產成本也存在著一定的距離。
在2002年間世界的黃金波動較大,平均價格在320美圓/盎司左右,最低價格為年初的280美圓一盎司。也就是說,由於炒家的存在,會將價格推高一點。不過,在人們紛紛拋售黃金,黃金充斥市場的時候,黃金的基本價格是存在的。按常理說,黃金的價格不會低於其生產成本。不過,除了生產成本以外,各項運輸、店鋪經營成本,也會使黃金在從金礦向市場的流動過程中產生價值加入,增加其成本。黃金的各個大,基本上不會以低於其黃金開採成本的價格來沽出黃金生產。
正如以上的數字所顯示,各個生產國之間的成本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原因在於礦砂含量的多少。同樣是一盎司的黃金,假如要處理好幾倍含金量較低的礦砂,生產成本自然要高出一些。為了防止利潤的下滑,黃金的生產商都會在金價較高的時候,迫不得已利用生產成本較高、含金量比較低的礦砂來熔取黃金。由於這一部分礦砂的含金量比較的低,期間的產量不會很高,因此不會撤動金價而造成損失。而且,在高金價時利潤較高,可以彌補一下高生產成本的損失。與次相對應,當金價在谷地徘徊時,生產那些低含量的礦砂會令成本上漲,管理層必然會選取一些含金量較高的礦砂進行提煉,以降低生產成本適應金價低和利潤低的情況。
在評估黃金的價錢時,還要明確很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從金礦的開採者到批發商將黃金投放到市場上的過程中,所有的中間人都會從中賺取利潤,從而黃金的價格就會進一步的被抬高。除了從中賺取利潤以外,這一部分中間人還擔當著促進全世界黃金從金礦到市場的流通的職責。
從這個流通過程來看,首先,礦場先將鑄造好的金條交貨給第一個批發商,這時所訂出的交易價就是礦場交貨的標準價格。這個價格只是每天掛牌公佈,其計算方法完全由業內人士制定。在金商從礦商手中購得黃金以後,金商之間也會進行交易。但是由於交易的數量比較大,因此其交換價格通常會低於市場上的零售價格大約0.5%左右。
目前,全球金市的價格都要受到倫敦黃金市場五大金商的定盤價所影響。這 五大金商是:Mocotta and Goldsmid limited、Sharps Pixley Limited、NMRothschild and Sons Limited、Johnson Matthey Batthey Banker Limited、Samuel Montagu and Company Limited.這五家公司確定的黃金價格,是全世界黃金零售價的直接依據。黃金市場,無不跟隨倫敦市價進行變動。
綜上所述,在評估黃金的底價時,既要注意到黃金的生產成本,又要注意到黃金交易流程中中間商人所占到的利潤。
B、​​ 市價的其他決定因素


很多人都習慣用黃金的生產成本價來衡量某一種投資是否是低價。比如說,當黃金的生產成本是300美圓一盎司時,一旦金價跌到300美圓以下,根據生產成本這一概念,就是買入的時機。因為這部分投資者會認為,跌破成本價以後就不會有人再繼續開採黃金了。與此相對應,如果生產成本不變,當價格升到400美圓一盎司時,就應該低價賣出。因為成本較市價要低,這樣就會引致大量的生產採掘,以致供應過求,市價必然會降低。
但是實際的情況卻並非這麼的簡單,這樣進行價格預測不然會有不周到的風險。
1、就是在一個國家裡的不同金礦,都會產生不同的生產成本,又何況是世界上的那麼多國家呢。因此,不可能又單一的生產成本價格。
2、有的時候,雖然生產成本價高過商品市價,但是考慮到要發放工資,而且設備已經是已有之物。進行生產比不進行生產的損失要少得多,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得生產商都不會停產,能收回多少就算多少。
3、在黃金得生產過程中會出現許多得副產品,例如白銀、銅、鋅、鈾等金屬元素。就算金價要比開採成本低,但是副產品會帶來巨幅的收益,同樣還是不會停止開採。
4、有許多的國家為了促進本國經濟得發展,都會對一些行業提供補貼,其中也會包括黃金采掘業。這樣一來,即使黃機得成本高於市價,生產商在獲得補貼得情況下,仍然會進行黃金生產。因此,市價未必會因為開採成本而自動到底。
5、從市場得供求關係來看,決定市價的應該是供求而不是​​生產成本和底價。即使生產成本低於市場價格的情況下,如果在市場上黃金供給量大於需求量,金價也很難,止跌回升。
但是,根據供求關係決定價格的說法,能不能有一天在供給很大時,黃金變成爛銅呢?


C、 黃金會不會變得像廢鐵一樣全無價值呢

 
其實,人類一直在尋求一種貨幣。這種貨幣如果能夠得到大家得公認、容易流通、容易兌換其他得商品、購買力穩定又有保值的功能,那就是最理想不過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英國的經濟強盛,英鎊自然就被世界各國公認為國際性的流通貨幣。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英國得經濟開始走下坡路,美國搖身一變成為了領導經濟潮流得超級大國,英鎊的地位自然也就被美圓所取代。當時,全人類都似乎找到了最理想得幣值。美國政府同時也做出承諾,凡持有有美圓者都可以隨時向美國政府兌換黃金。由於金價官定,美圓和黃金從此達到了可以平起平坐的地位。
事與願違,在二戰之後,美國政府得負擔逐漸增加,收支開始出現赤字。再加上其後得越南戰爭,美圓得流通量已經遠遠得超過了美國政府得黃金儲備量,美圓兌換黃金得承諾也根本沒有可能得到履行。在1971年,美國政府宣布取消美圓可以隨時兌換黃金得承諾,而讓金價自由得浮動。
美圓和英鎊都曾經擔任過國際貨幣這種角色,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都能保證自己國家的經濟能夠永遠強勁。因此,只有一種貨品,能夠在幾千年里為人類提供儲蓄、防身、保值之用,它就是黃金。
黃金的歷史極其的久遠,已成為了世界上公認的國際貨幣,被列為資產貨幣中最具有保值性得一種。比如說,在世界性的租界市場中,黃金被人們廣泛的用作貸款的抵押品;1992年歐洲共同市場將市場單一化,其中的一個安排就是計劃將黃金列為歐洲貨幣體系中資產組合的一個重要部分。
黃金是一種天然的礦產,不能被毀滅、十分的稀有而且其純度能夠被準確的測量;黃金本身有一定的價值,不但可以當作錢來使用,而且也是各種飾品的首選材料;黃金的性質十分的穩定,有很好的沿展性,不容易蒸發、被腐蝕且不易發生化學反應。正是由於黃金的這些特性,因此根本不能被其他的金屬所取代,而且被廣泛的用於工業的各個方面。越來越多的中央銀行更將黃金儲備存量不斷的增加起來,顯示黃金真的具有保值和穩定金融體系的功能。使其在經濟社會中擁有德高望重的地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