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ang2450
現將美國各錢幣網站上對中國產銀幣上白斑的討論總結如下。 (此處不包括白霧。)
1. 白斑多見於中國銀幣。加拿大造幣廠產的普通投資幣有白霧現象,但沒有白斑。2. 白斑會影響評級和價值,因此被稱為“白色死斑”(white spot of death, WSoD)。而且評級裝了盒子的銀幣也會出現白斑(我本人就有一枚這樣的11年熊貓銀幣),裝盒子本身不能避免白斑的出現。 (但如果先讓NCS 做了保養又當別論,見下文。)3. 白斑的性質和銀幣上深色的氧化物/硫化物有所不同:a) 白斑通常是圓形或橢圓形,而褐色或黑色的氧化層和硫化層則形狀不定。b) 氧化層和硫化層很容易去除,用電解法或使用美國市面上常見的洗銀水eZest可以輕易搞定。 NCS的錢幣保養也可以去除氧化/硫化層,但對白斑無能為力。加拿大銀幣上的白霧用橡皮和洗銀水可以去除,和白斑不屬一類現象。c) 氧化層和硫化層去除以後不影響錢幣的品相。這些化合物似乎是浮在銀幣的表面,而設法消除白斑後會在鏡面上留下隱隱的痕跡,破壞品相。白斑似乎是嵌入鏡面的。4. 白斑如何形成:美國“中國錢幣論壇”(China Coin Forum, CCF) 的資深大佬badon認為白斑是由氯化銀造成的,這和蘇老師引用的錢幣博物館的分析相同。但是白斑本身不是氯化銀,而是金屬銀的晶體。這是因為a. 氯化銀很不穩定,見光後會變成黑色,自然分解成銀;b. 氯化銀極易溶於氨水、大蘇打等溶液,而就目前試驗的情況看,這些溶液對白斑沒有影響。 (否則NCS不會束手無策。)
badon 認為白斑的形成過程是這樣的:造幣廠在沖壓前使用鹽酸清洗幣坯。未完全沖洗乾淨的鹽酸乾了以後留存在幣的表面,但出廠時處於乾燥狀態,對銀幣沒有影響。一旦接觸到潮濕的空氣,鹽酸又恢復活躍狀態,開始腐蝕(咬入)銀幣表面,產生氯化銀。氯化銀極不穩定,會逐步再度分解成銀和氯氣。但此時的銀已經是極細的晶體狀態,呈現為白色顆粒,也就是白斑。這些銀的晶體無法用去除銀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如電解、氨水、或洗銀水)來去除。
Badon 的這一假設可以解釋白斑的許多現象,如白斑的圓形或橢圓形(水滴乾了後的形狀),受潮狀態下出現白斑,白斑極不活躍的化學性質,去除白斑後對鏡面的破壞等。但這一假設是以造幣廠使用鹽酸清洗幣坯為前提的。如果造幣廠並非使用鹽酸作為清洗液,那這些假設就不成立。希望有了解國內造幣廠生產過程的幣友加以證實或證偽。加拿大造幣廠說他們用硼酸清洗幣坯,那些銀幣上的白霧是因此造成的,但他們認為那些投資幣,要求不高,也沒有採取什麼改進措施。如果中國造幣廠也能主動回應幣友的詢問,這個白斑的迷就容易解決得多。
既然白斑出現後就很難消除,badon 提出要以預防為主,也就是說不等白斑出現就消除銀幣上可能殘留的鹽酸或其它腐蝕性物質。他的建議是無論新、老幣,先送NCS做保養。他說他見過的經保養的幣從未出現白斑,即使保養時銀幣已有白斑也不再會擴大或增加數量。這一點版上幣友是否能夠證實?有些幣友可能會懷疑他是為NCS拉生意,不過以他的為人和身份來說不致如此。只是在美國這些高級藏家的圈子中,沒人提倡自己動手洗幣。依個人所見,如果真是鹽酸殘留,中和的方法很多,用不著非找NCS不可,但是這樣一來必須去掉原封,對於講究原證原封的幣友來說,可能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最後提一下白霧,badon 認為白霧和白斑不是一回事。他說在放大鏡下白霧看起來像紋理一樣,他稱為“木紋”(woodgrain)。他說有時間會研究一下。美國幣友對白霧似乎不太在乎,認為是自然過程,對幣本身沒有破壞。有些有白霧的幣評級不受影響,所以討論也不多。
badon 對白斑的討論大部分可以在以下鏈接中見到:http://www.livebusinesschat.com/smf/index.php?topic=3314.0
4 則留言:
Honson, 有無相係分別 白班同白霧?
DC兄問得好...
我都唔知點分.....遲下搵到相片 ..兩post上來討論下
我之前係FB POST 果隻銀猫,如果用放大鏡睇, 白色果D野都係圓型, 但我果隻楓葉,用擦膠清除到果D, 都係圓型, 好難分喎。。。
DC
買得白銀..就點都要預左這些自然的問題,
一間加國鑄幣廠,PM鑄幣廠..幾十年歷使都不能去避免這情況出現....
或者遲多10零年..有新技術可以處理得好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