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2日星期二

德金回國央行囤金金融亂局深化先兆

林行止

對於金融市場來說,今年迄今最大的新聞,雖然此間傳媒似乎是「冷處理」,也許是一月十六日德國央行正式公布在未來七年完成把外存大部分黃金搬回老家(法蘭克福)的訊息。雖然德國央行發言人強調「我們沒有售金的意圖,搬金回國,只是為了防範可能突發的金融危機」。

不過,就在德國宣布調回大部分海外存金的同時,德國致力於獲取海外天然資源的意圖趨於明顯,二○一一年以重工業Volkswagen、 Thyssenkrupp、Bayer 和BASF 為主導的「資源同盟」(Resource Alliance )成立,這些巨無霸(或其前身),都與納粹德國有直接關係,「同盟」的成立,遂被解釋為極端勢力崛起,凝成力量,以左右政府政策,而目的在獲取更多世界特別是非洲天然資源!德國似乎正在為「世界大變」做好準備。

德國央行的黃金儲藏達三千三百九十六噸(共有二十七萬塊金磚),僅次於美國的八千一百三十六噸;自從一九七三年以還,德國存金數量未變,而直至一九九○年,德國黃金百分之六十六存在紐約聯儲局、百分之二十一存在英倫銀行、存於法國央行的有百分之八。二十多年下來,德國海外貯金量已漸次下降,比如二○○○年至○一年間,其倫敦存金由一千四百四十噸減至五百噸;這樣做的理由是當時英財相白高敦拋售大量英國黃金儲備,而歐羅滙價處於低位。德國財政部擔心金融市場有變,亦懷疑其存金可能被有關銀行借給黃金炒家牟利,加上不少德國人要求「黃金回家」(甚且為此組成「壓力團體」),而核數局老是抱怨無法清點「究竟我國有多少存金」。在這種情形下,德國政府終於不得不搬回去部分寄存海外的黃金。

一月的宣布,等於至二○二○年,德國本土的貯金量,將從目前的百分之三十一增至百分之五十,相應地,存於紐約的黃金,從目前佔其總黃金儲備百分之四十五降至三十七、倫敦的百分之十三不變,而巴黎的則全部調回。

從紐約「回流」的德國黃金共七百三十四噸,以現代貨運工具的發達,這本可於一天內完成(七架大型運輸機Galaxy C-5B 便能辦妥這次搬金),可是,保險公司規定一次只能承保最多五噸黃金,因此只好「慢慢搬」。

德國把大部分存金貯藏海外,皆因二戰時遭盟軍狂轟,加上盟軍的偷和蘇軍的劫,戰後金庫「屍骨無存」;而在冷戰期間,則擔憂蘇聯可能入侵,為免歷史重演,遂把黃金搬遷國外,以策安全。在一九五一年,德國金庫空空如也,這一年十月,德國央行(當年稱Bank Deutscher Lander)購進第一批黃金五百二十九公斤(剛逾半噸),其時美國存金量達二萬二千一百七十五噸,到了一九五六年,德國貯金增至一千三百二十八噸,美國的則減至一萬九千四百六十三噸;此後二國存金量此長彼消的情況更明顯,一九七○年德國存金三千五百四十噸,但美國的已降至八千一百三十六噸。從這一年起,美國存金量未變,德國的則略減一百四十噸。

非常明顯,戰後六十多年,德國存金從零到三千四百噸,美國的則大降百分之六十三強,以人均計,德國黃金倍於美國。


二、

戰後以來,國際金融秩序可說從未正式建立。由於布烈頓森林會議確認美元為世界通貨,在一九四四年至一九七一年間,任何人持有美元,都可以三十五美元向央行及財政部換取一盎斯黃金;可是,美國為籌措韓戰及越戰軍費,早已「量化寬鬆」,在一九五六年,「流落」海外美元的數量已可把美國存金淘空;大概看到潛存此種危機,從這一年開始,美國政府不再「濫印」美鈔,改由聯儲局發行到期可收回美元而不能兌換黃金的票據,無形中宣布布烈頓森林協議病入膏肓……。此事令持美元的政府(央行)和投資者恐慌,結果是「英美合作」,在倫敦成立為黃金定價的「倫敦金庫」(London Gold Pool),令風波稍息,而金價從此有雙價制(三十五美元的官價和浮動的市價);但倫敦金價明顯地被人為壓低,至一九六七年六月,一向看不過美國橫行霸道的法國戴高樂總統「孰不可忍」,欲把法國的美元儲備向美國換取黃金(把法國出口所賺得盈餘換為黃金而不是紙幣),戴高樂的言論和意圖令國際金融市場沸騰,一旦貫徹,美國存金可能被掃光,在這種緊急情形下,「幕後外交活動」的結果是德國同意不以美元兌換黃金即放棄布烈頓森林會議賦予各國的權利,這等於宣布黃金不再是國際儲備,金融市場大亂,在這種亂成一團的情形下,長痛不如短痛,尼克遜總統於一九七一年八月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鈎,正式關閉「黃金窗口」(Gold Window),亦等同布烈頓森林協議正式壽終正寢,美元與黃金兩不相干,自此金融危機時有所聞……。

第一次世界大戰(一九一四—一九一八年)結束後,紙幣仍可向央行兌換黃金(所謂「金本位」依然有效),但一九三一年英國在絕無先兆(見下文)的情況下突然脫離「金本位」,同年美國國會通過法令,不准美國人持有黃金,變相令「金本位」形同廢例,而美國財政部同時「鼓勵外國政府和央行」別以美元向其換取黃金,換句話說,各國政府和央行不必把美元換為黃金亦可視為儲備,這讓美國財政部和聯儲局有更大自由度發行美鈔;不過,由於布烈頓森林協議仍然生效—起碼是名義上有效—美國有關當局於印刷鈔票上不敢隨心所欲胡來,因此,在戰後一九四六年至一九七一年這二十五年間,美國國債只增加一千四百億元—期間美國總國債從二千六百億增至四千億。

一九七一年八月,尼克遜總統公然放棄金本位,等於有關當局能合法地濫印美元,在此後四十一年間,美國國債增至十六萬億!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的國債可作為各國(包括中國)的外滙儲備,因為美元仍是國際上主要的貿易媒介,除非閉關自守,各國因而都持有一定的美元,而隨美國國債山積,這類儲備亦相應上升。

非常明顯,讓美國政府濫印美鈔的情況不能無止境持續,但當前的國際情勢,並無扭轉這種由美國主導、操縱的貨幣困局。


三、

二○ 一一年八月十七日,委內瑞拉總統查維斯(1954-5.3.2013)突然宣布調回多年來寄存海外—包括英倫銀行、JP摩根、巴克萊銀行、渣打銀行及加拿大Nova Scotia 銀行—總共一百六十噸黃金,還把二百八十七億美元儲備改為購進中國、俄羅斯、巴西和印度(所謂「金磚四國」)的貨幣和債券,與此同時,更宣布把國內金礦國有化(強迫外國投資者賣出股權)。向來反美不遺餘力的查維斯這樣做目的在與美國(和英國)劃清界綫,實際上是他擔心步老友利比亞強人卡達菲後塵,這等於說他憂懼一旦與美國開戰,委內瑞拉存於海外財產會被凍結。查維斯的遠憂完全有必要。然而,一來由於有政治考慮,一來一百六十噸黃金「微不足道」,因此對金市並無影響。

德國讓儲存海外黃金「回歸」,當然亦有政治理由,這反映當全歐洲政治穩定她不再擔憂俄羅斯入侵,惟這這樣做會衝擊國際金融,以此舉顯示「外國央行互不信任」(美國和法國提供「免費倉」,英國則每年收取五十萬歐羅的倉租),國際金融制度的基礎是「互信」,這種基礎顯然因為德國調回黃金而動搖!

不過,稍為涉獵金融史的人都知道,央行之間其實無時不在互相提防,只有在政治環境和金融市場絕對安定之下,才有「互信」這回事。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荷蘭央行行長致電英倫銀行行長,詢問在當時金融動盪之下,持有英鎊是否安全,後者答以「英鎊將不會與金本位脫鈎」,這是正確的答案,「是否安全」,惟持有者才能判斷,以英鎊滙價由市場決定。可是,寫時遲那時快,九月二十日,英倫銀行便宣布取消金本位制!央行(和政客)言而無信的例子,可說不勝枚舉,美國政府一九三三年禁止人民持金、一九七一年決取消「美元可換黃金」的承諾,俱為顯例,令外國政府和投資者對央行信心大失。

二十世紀末華爾街「金融海嘯」引發的環球「金融危機」,世界各國無一倖免,國際間特別是非英語地區國家要求改變現行由美國主導的金融制度之聲盈耳,相關的國際會議不知開了多少次,可是,十多年後,美國金融霸主的地位,依然紋風不動。這種情況,令不少央行退而求其次,只好默默購金買銀,盡量少持美元……,一月十七日美國鑄幣局宣布「銀鷹」(Silver Eagles)全部售罄,而各國央行亦從間歇性沽金一律改為有機會便買金;統計顯示,去年世界市場對黃金需求跌百分之四,但年內各國央行購進五百三十四點六噸黃金,比二○一一年上升百分之十七。有餘資的投資者,與央行「同調」顯然是較佳投資取向……。英國名評論家伊雲斯.布列查(畢老林筆下的「《每日電訊報》鎮店之寶)日前因此指出,世界實際上已進入無法律約束力(de facto)的黃金本位制!在利率依然「偏低」而港元為美元陪葬滙價日趨下游的情況下,物業和黃金買家只會愈來愈多。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