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6日星期二

吃出來的通脹?

浪費才是因

北京大學副教授徐建國為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撰文

近年來中國通貨膨脹的顯著特點之一,就是農產品通脹遠高於非農產品通脹,農產品通脹的波動也遠遠大於非農產品通脹的波動。從下圖就能看出,顯示每次通脹來襲,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幅度都遠高於非農產品,不是高了一點點,而是好幾倍。
這一觀測的直接啟發,就是治理通脹的重點是農產品。倘若農產品通脹管住了,通脹壓力就會小很多。價格上漲最終總可以歸結為需求超過供給,所以理解通脹無非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看需求,二是看供給。


图1: 食品主导通胀


先說需求,農產品主要用途是食用,正常的飲食需求不應抑制,收入增長了吃得好一些也天經地義,沒什麼好說道的。可以一提的是浪費。過去幾年裡的公款吃喝,估計吃的人自己都不太好意思了。真吃進去了也就算了,最多就是把自己身體吃壞。但浪費很糟糕,據說是吃一半倒一半。不但官員如此,整個社會風氣也慢慢壞了,企事業單位的活動也很浪費,個人請客也得多點幾個菜,似乎不剩一半就對不起人。
中國新一屆班子上台之後好像要扭一扭風氣,大概會節約一些。直觀感覺,農村人依然保持著節約的習慣,浪費比較少,浪費主要是在城裡,特別是所謂的富貴階層。倘若傳說中的浪費一半是真的,那麼可以節省不少。再加上,倘若節儉風氣傳開,尋常百姓家也不用撐面子浪費,請客少點一兩個菜,浪費可以更少一點, 總量算起來應該還是比較可觀的。


飲食浪費的準確數量難以計算。大致匡算,倘若10%的人達到浪費一半的程度,就是5%的總量,加上其他的人再浪費5%,全社會可能浪費了10%的消費總量。這種匡算非常粗略,不足為據。反腐能否抑制農產品通脹,還有待證據證明。但倘若如此,或者可以說通脹是吃出來的。


不過,大大小小的貪官們應該不大介意在長長的指控名單上加上這麼輕微的一項。或許還得謝謝他們:沒有這吃出來的通脹,宏觀調控就不會當真,中國經濟沒準就真成了脫韁的野馬了。


除了正常的消費和正常的浪費,還有一種對農產品的需求就是投資,或者投機。其實我從來都搞不清這二者的區別,橫豎不就是一個低買高賣嗎?目的都是為了掙錢,到底有啥區別?此處暫且按下不表。如下幾個因素使得農產品特別適宜投資(投機)。


一是對農產品的需求彈性相對較小。千年形成的飲食習慣很難改的,比如夏天就想喝一碗綠豆湯,比如廣東人就喜歡吃活魚,東北人就喜歡豬肉燉粉條;二是供給彈性小。農產品有一個生長周期,種下去還要長,短期內供給是給定的;三是運輸倉儲成本高,市場供需見面也比較難。加上各種管制對市場運作的破壞,市場運行成本也比較高。結果是一些農產品會爛在地裡,相當於減少了供給。所以當通漲潮來襲時,就會有人囤積居奇。反正人們總要吃,價格高了也得買,所以我買了囤著,只要價格上漲超過倉儲、運輸、腐爛導致的成本,就會掙錢。相比較而言,電子產品供給彈性大,需求彈性也大,一般很難用來投機。


那麼通脹為何會來襲?這就要回到弗里德曼那句話:通貨膨脹終究是一個貨幣現象。雖然是老生長談,道理確是硬的,通脹最後總是因為票子相對於供給發多了。票子發多了就會人為增加總需求,這個多出來的需求到處追逐商品。看來看去農產品比較適合保值,綠豆、棉花都不錯,大白菜估計不行,容易爛。再來就是房子,不過已經限購了,限購了也得千方百計買。不管辛苦掙來的錢,還是貪污貪來的錢,都是要保值的。


所以除了正常的飲食,浪費和投資兩種額外需求也增加了農產品通脹的壓力。前者源於社會風氣,後者源頭在貨幣政策。說通脹是吃出來的,並非否認通脹終究是貨幣現象,而是在承認這一點的大前提下,進一步尋找更具體的原因。


說完需求再來說供給。上文提到農產品的一個特性是供給彈性比較小,短期內供給是給定的,所以需求一上漲,價格就漲了。可是這還不夠,需求多了無非就是說供給少了,那麼為什麼不卯足了勁增加供給?只要供給夠多,就不會漲價。


供給是要有投入的,包括土地、資金、勞動力。近年來還有兩個重要的因素導致農產品的供應不足,一是工資普遍上漲,也就是勞動力成本上升;二是農地規模小,種地不划算。二者合起來作用更大。


工資上漲意味著種糧種菜可能不划算。現在農民進城打工一年少說兩三萬、多說四五萬,這裡面不包括特別聰明能幹的。一畝地種糧的話一年收入也就一兩千,大概也就是打工大半個月的收入。種菜會高很多,幾千上萬都可能,但是與糧食相比,種菜勞動力投入大得多,田間管理成本也大,風險也大,菜進不了超市的話就很難掙錢。只有一兩畝地的散戶,還是遠遠不如進城打工。


要增加農產品供給,就要擴大農業經營規模。一個人種的地多了,收入就上去了,耕作的積極性就有了,種菜的也值得去和超市搞好對接,市場渠道會通暢一些。大致估算,種糧的話怎麼也得30畝以上,種菜的怎麼也得10畝以上,這樣種地和打工的收入大致可以拉平,具體的規模由市場的諸多因素決定。農地規模擴大以後,農業機械化會進一步發展,農業技術會進步,糧食生產並不會下降。


(注: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本文責任編輯 徐瑾 jin.xu@ftchinese.co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