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5日星期一
JohnMauldin:官造假象淡化通脹
轉載▼
本欄今期請來吾友哈爾伯特(Gary D.Halbert)為讀者剖析美國消費物價指數(CPI)的近年走勢,將矛頭直指主流經濟學家以及傳媒所忽略的重點;問題的關鍵在於CPI能否如實呈現當前的實質通脹率。哈爾伯特認為,負責制定這項指數的美國勞工統計部(Bureau of LaborStatistics,簡稱BLS)近二十多年來大做手腳,因此CPI已不足以反映美國通脹現實。BLS造數結果影響所及,實質通脹數字也許比官方公布的數字高1倍至3倍之多,無疑有利於政府官僚減輕利率成本與削減福利開支。
調控通脹水平的做法在學術界正引起連番激辯。不少與官方立場一致的經濟學家,以各自的研究模型為根據,證明通脹偏低之說所言非虛。雖然社會上已普遍接受這一派的看法,但實際問題卻在於通脹現象,只會通過消費者所購物品類別呈現。換言之,若消費以食品、能源、教育、醫療方面為主,通脹率應遠遠高於2%;反而其他類別的物價則正處於跌勢。至於某些物品價格趨升是否足以改變消費模式,至今仍是言人人殊,難有定論。
由此可見,即使官方公布的通脹數字偏低,甚至有部分物價正在下跌,但實際上消費負擔反而日趨沉重;這正是通脹問題極富爭論性的症結所在。
以下文章摘錄自《測勢通訊》(Forecasts & Trends E-letter),作者為ProFuturesInvestments創辦人哈爾伯特。
出乎意料,據勞工部發表的報告,美國消費物價指數(CPI)今年2月躍升0.7%,不但超出原先估計,更創下2009年以來按月最高增幅;這是否足以令人憂慮的「異象」?
食品及能源應入CPI
經過進一步分析,發現扣除食品及能源兩類之後,CPI上月的實質升幅僅為0.2%;整體升幅所以偏高,實拜汽油價格飆升所賜。根據經濟專家之言,石油及汽油價格既然經常大幅波動,也就不應列入CPI統計之列。同一道理,食品價格也應剔除在外。
我對這種看法卻持相反意見,一向認為食品及能源價格理應列入CPI計算之列,因為以家庭經濟學而言,假設汽油價格升至每加侖一美元,而汽車需每周加油一次,油缸容量以20加侖計算,則周內在其他方面的消費總額就會少20美元,一個月共減80美元;整體經濟因而受損,其理自明。
不過,亦有人會提出異議,指出假設每月消費總額維持不變,汽油消費增加,可透過減少其他方面開支作出平衡,對整體經濟的所貢獻消費額因而維持不變,並無影響。兩方面的論點都各有依據,言之成理。
歸根到底,若以實質通脹率為著眼點,我依然堅持將食品及能源列入CPI統計之列。美國政府的做法看似與我的看法一致,因為在公布整體消費物價指數(headlineindex)之餘,政府亦同時提供扣除食品及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圖1】。
CPI計算方法爭議
問題的核心所在,其實系於CPI能否如實反映實質通脹率。我個人認為不論食品及能源價格是否包括其中,CPI都並非理想的物價指標;至少其性質極富爭議性,已成不容置疑的事實。
消費物價指數(CPI)是美國最常用的通脹指標,多年來一直被指有誇大或低估通脹之嫌、衡量准則有欠清晰、或反映通脹程度不夠精准,因而備受爭議。
制定CPI之初,原意是通過比較一籃子固定商品及服務的價格,因而屬商品價值指數(cost of goodsindex;簡稱COGI)。不過,後來因美國國會認為CPI應反映價格變化,以確保生活水平維持不變,於是逐漸將CPI改為生活費用指數(costof living index;簡稱COLI)。
多年來,計算CPI的方法曆經多次修改。據BLS指出,此等修改發揮了矯正CPI誇大通脹「偏差」的作用。新計算方法將商品質量變化及「替代」(substitution)因素列入計算之列。所謂「替代」,即消費者因應價格轉變而取代所購商品的做法,會因而產生改變一籃子商品中加權比重的作用,往往在整體上引致CPI有所下降。
在批評者眼中,CPI由商品價值指數性質改為生活費用指數性質,作用在於制造有利操縱的空間,以便政府公布較低水平的CPI。大部分批評者亦寧願沿用舊計算方法(以一籃子定量商品為准);以此方法算出的通脹率顯著較高。
BLS最近公布美國的CPI近12個月以來僅微升2%。經濟學家運用各種計算方法(包括舊計算方法)估算所得同期通脹率由5%至8%不等,與官方數字差距不可謂不大!
物價狂飆事實俱在
我上周讀到《時代》周刊商業財經版專欄作者西韋(MichaelSivy)的一篇好文章,他在文中就提及所用打印機墨盒近期用罄,才「驚覺」同一款墨盒的售價竟在不足一年之內漲價25%!
雖然自2009年初經濟大衰退以來,官方公布的CPI平均僅為2%,但同期內不少商品的售價已大幅飆升。每盎斯金價在衰退剛告結束之際為930美元,現時已升穿1600美元水平,亦即四年內飆升七成,年率化增長率超過14%。
一類商品售價如此勁升,整體商品市場表現又如何?追蹤能源、咖啡、可可、銅、棉花等商品價格的路透期貨價格指數(Reuters CRBCommodity Index)四年之內躍升38%,複合年增長率達8.6%。
汽油價格在衰退結束時為每加侖2.6美元,現時在全美各地已升至3.7美元,亦即四年之內攀升41%,年率化增長率達9%;同期稅率升幅亦大致相若。聯邦、州及地方入息稅於同期內升幅達35%,年率化增長率為7.8%。
至於近年由《經濟學人》雜志推行而大為普及的「巨無霸指數」(Big MacIndex),因為麥當勞漢堡包風行全球,而足以反映各地食品、燃料及基層工資成本,因而成為各地通脹的重要指標。自經濟衰退結束以來,每個巨無霸漢堡包在美國的平均售價已由3.57美元升至4.37美元,每年升幅達5.2%。
【圖2】顯示的正是美國食品價格持續上升的趨勢。
不知讀者可注意到有多少制造商偷工減料,將包裝縮小,以減少其中所包括食品數量,而售價竟維持不變?
大旱推高物價
物價預測者將食品價格上升歸咎於去年在美國持續整年,至今仍未結束的旱季。去年天氣反常,導致美國大陸近八成地區陷於旱災,災情的嚴重程度更為近半個世紀以來之最。受災最嚴重的地帶包括中西部各州,以及科羅拉多州與加州部分地區。
在玉米、小麥、大豆等主要農作物受旱災摧毀影響下,有關商品價格應聲上揚;不但農民被迫趕忙張羅牲口飼料,大小農場的主人更須減少牲口,以降低成本,以致牛肉、雞肉、豬肉供應短缺。
雖然部分災區情況已見改善,但全國仍有61%的地區受旱災影響。根據美國旱災監察(US DroughtMonitor)網站數據,這可算是十多年來最嚴重的災情。
既然不少日用消費品價格上升速度遠超CPI,為何CPI仍只得2%?為何自經濟大衰退結束四年以來,CPI平均水平一直僅為2%?
部分論者指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在於雖然工資下跌,但由於經濟疲弱,打工一族卻無法要求加薪,以彌補所增加的生活費用。事實上,這也是稅後實質住戶收入下降的成因之一。
美國政府操縱物價指數
今年1月美國實質每年住戶收入中位數為51584美元,相當於2000年1月水平的92.7%。據住戶收入指數(HouseholdIncomeIndex)顯示,雖然美國人收入在2012年初略見增加,但踏入5月之後就停滯不前。住戶收入雖在去年略有提升,但仍遠低於四年前複蘇之初54008美元的水平【圖3】。
經濟複蘇因素眾多,通脹又何嘗不是如此?不過,為何其他量度通脹的方法錄得高達5%至8%水平的同時,CPI四年來一直徘徊於2%左右?實在令人費解。
說穿了,全因美國政府近35年來經常在幕後操縱物價指數報告。不論有意抑或純屬巧合,修改數據之舉一直在發揮遏低官方通脹數字的作用。須知美國政府須為所欠下16.7萬億美元的空前巨債支付利息。一旦利率回升,美國利息成本亦會隨之增加。通脹上升,利率自然亦會跟隨。有鑒於此,美國政府顯然有極大誘因以操縱手段盡量遏低通脹率。
歸根到底,通脹並無絕對而客觀的指標;各種指標的計算方式與所根據的假設亦各有不同。不過,美國住戶在多方面的消費開支增速遠高於CPI,則是不爭的事實。
最後,官方故意調低CPI,對投資者而言亦構成種種挑戰。投資固然應該計算扣除通脹因素後的可得回報淨額。一旦通脹率上升,回報水平亦須調高,才能獲得所需實質回報。
假使實際通脹為5%至8%,但投資者卻誤信2%的官方通脹數字,其所作投資決定就幾可肯定終會蠶食手上資金的購買力。若所持投資產品為存款證(CD)、國庫券等低收益之類,其所受影響尤其嚴重。
本文既然以CPI為題,亦不妨順帶一提近日華府政府預算案中有關物價的爭論。奧巴馬總統最近不顧民主黨內自由派的極力反對,已口頭承諾改變社會保障及其他福利計劃中計算生活費增幅的方式。與其繼續沿用CPI,奧巴馬表示會考慮改用「連鎖CPI」(chainedCPI)。
一言以蔽之,「連鎖CPI」這項通脹指標就是將消費者在物價上升時的替代消費方式考慮在內。雖然現時沿用的CPI某程度上亦有考慮到替代消費,但「連鎖CPI」則假定物價上升時,消費者會改買截然不同的消費品,而非同類產品中較低價的牌子。舉例來說,假使牛肉價格上升,「連鎖CPI」就會假定消費者或會改買雞肉來節省消費。
以「連鎖CPI」壓福利增長
一般而言,「連鎖CPI」計算所得通脹水平較現時沿用的CPI為低。以近12個月的通脹率為例,相對於2%官方公布的CPI,以「連鎖CPI」計算所得的通脹水平僅為1.8%。
若以「連鎖CPI」計算福利計劃中生活費增長,那麼福利金的增長步伐就會放緩。格林斯平(AlanGreenspan)在任聯儲局主席期間,亦曾建議采用「連鎖CPI」作為計算社會保障的指標,結果不了了之。
民主黨內自由派反對「連鎖CPI」,所根據的無非是「有損長者福利」的歪理,而共和黨則認為這是保存現有社會保障計劃的可行辦法。民主黨人認為「連鎖CPI」將造成福利減少,所以不願采用;似乎在政客心目中,哪怕只是福利增長放緩,亦可視為「削減」福利。
至於「連鎖CPI」的爭論最終有何結論,目前仍言之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不論長者抑或年輕人,將同樣受此議題影響。假使「連鎖CPI」終獲采用,福利增長步伐定將放緩;否則社會保障稅額定必提高。無論如何,終須有人要為此付出代價;不論退休長者抑或相對年輕的納稅人,看來都不免要分擔部分責任。
John Mauldin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