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7日星期四

JohnMauldin:脫歐定局焉知非福


John Mauldin



無論電郵、雜志還是電視節目,盡是鋪天蓋地有關英國脫歐的評論,當中十之八九純屬猜測,胡說八道。筆者最吃不消的是,有論者認為英國人這次公投大錯特錯,不聽老人言定會自食其果,未來一段日子勢將苦不堪言,字里行間大有幸災樂禍的味道,不以英

國為家的論者尤其如此。

正 如美國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Donald Rumsfeld)所言,世上有些事人所共知,有些事不為人知,有些事叫人無法想象,英國脫歐同時包含上述三者。因此,在作出種種揣測前,不妨先看看歐洲 現況。有些人或會感到意外,但觀乎局勢發展(雖則仍屬初步階段),筆者倒認為英國脫歐有助歐盟團結起來,以較現實可行的方式運作。但無論如何,前路難望一 帆風順。

當年歐洲各國達成協議,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歐盟,背後初衷某程度是避免歐洲爆發另一場災難性戰爭,道理在于各國經濟一旦禍福與共,自傷殘殺的誘因就會減低。

脫歐公投結果絕不代表英國支持與歐洲開戰,但仍預示歐洲政治及經濟秩序將出現巨變。實則歐洲各國早已在變,歐洲是變幻莫測的地雷陣,英國只是第一枚爆發的地雷而已。

地雷處處步步驚心
早在英國脫歐公投前,歐洲早已被地雷圍困,一步一驚心。英國人的決定也許令本已糟糕的形勢變本加厲,但即使英國投票留歐,也無改歐洲的困難處境。

‧即使留歐派勝出,數以千計乘坐簡陋小艇偷渡的難民仍會葬身大海。

‧即使留歐派勝出,希臘仍會不滿歐盟強加諸己的緊縮措施,導致國內經濟形同蕭條一樣;西班牙及葡萄牙仍會盤算自己會否步希臘後塵。

‧即使留歐派勝出,個別歐盟成員國政府預算赤字仍會超出歐盟指引;歐盟無法加以阻止,又一再暴露其政令不出布魯塞爾之弊。

‧即使留歐派勝出,歐央行仍會把利率維持在零以下,繼續以公帑購買私營資產,同時支撐資不抵債的銀行,哪管這類銀行一日苟延殘喘,歐羅區經濟都無望複蘇。

‧即使留歐派勝出,受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贊助或啟發的恐怖分子仍會蠢蠢欲動,圖謀發動類似巴黎及布魯塞爾的襲擊。

‧即使留歐派勝出,理應讓旅客自由進出的《神根公約》締約國的區域內仍會實施邊境檢查,令這個歐洲一體化最大成就之一名存實亡。

‧即使留歐派勝出,意大利銀行業仍欠資本4000億歐羅左右,相當于意大利國內生產總值(GDP)一大部分;德國銀行業依然搖搖欲墜。

英國脫歐前,歐洲本已面對形形色色嚴重問題,至今非但沒有好好應對,個別問題更可能進一步惡化;即使無關痛癢的事情,一般也花費多年才達成共識。歐盟實在難以應付另一挑戰,但仍然避無可避。

六大成員國認低威
有 一點必須謹記,就是歐盟委員會(EU Commission)乃負責落實政策的行政機關,並非歐盟的話事人,由成員國領袖組成的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才掌有實權。在歐洲理事會內又有一小撮深具影響力的國家主導理事會決策,意見舉足輕重。然則,他們對英國脫歐有何看法?

上 月26日,比利時、法國、德國、意大利、盧森堡及荷蘭六大創始成員國,亦即「歐盟六國」(EU-6)的外長罕有地發表聯合聲明。以歐洲標准,六國在英國公 投事隔3天就作出回應,實在快如閃電。聲明前半部都是陳腔濫調,贊揚歐盟的非凡成就,又對英國的決定表示遺憾;接著慢慢談到現實,六國說穿了的意思就是: 「有些人感到不滿大有道理,我們明白了。也許,我們這條鐵路經營得不夠好,我們會聽取大家的意見,作出改善。」聲明中這一段尤其關鍵:

「我們明白在歐洲一體化工程上,不同成員國有不同程度的雄心志向。我們不會開倒車放棄至今取得的成就,但會尋求更佳方法,顧及不同程度的雄心志向,確保歐洲做得更好,不負所有歐洲民眾的期望。」

這番話的意義非同小可,英國投票脫歐後,較細小貧窮的成員國照辦煮碗在所難免。歐洲六國別無選擇,只能放軟身段,尋求折衷。

事情還未告一段落,全體歐洲理事會于公投2天後(上月28日)開會,先與英國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會面,其余27成員國翌日繼續開會,就英國脫歐盤算下一步行動,會後聲明與六國聲明大同小異,其中重要部分如下:

「歐 盟是歐洲大陸和平、繁榮及安全的曆史性成就,且仍是各國共同框架。與此同時,對于歐洲乃至本國現狀,不少人大表不滿。在維持安全、促進就業及經濟增長、創 造更美好未來方面,歐洲人對我們有更高期望,我們必須以團結一致的方式實現上述抱負,特別要為年輕一代的利益著想。」

歐盟領袖再一次表示,明白遊戲已經改變,必須換另一套管治方針。

未來數周,大量自相矛盾的謠言相信會滿天飛,但重點卻清清楚楚:英國脫歐改變一切。本來已敲定的議題將重新討論,難以在一周或一個月內解決。由此衍生的不明朗局面不利金融市場,但相信傳媒的注意力將逐漸轉移到其他範疇,脫歐不會再天天上頭條。

其余27成員國盤算下一步行動之際,英國則要面對自身領導人真空問題。卡梅倫宣布辭職後,其帶領的保守黨及在野工黨掀起連場爭鬥。傳媒分析英國國會內不同盤算,簡直亂作一團,甚至可能出現保守黨議員對自家政府投下不信任票,藉以尋求提前大選。

無論如何,英國終會誕生下任首相,負責為英國脫歐善後。無論真命天子誰屬,都要與歐盟一樣面對相同基本現實。雙方都不能犧牲彼此之間的貿易,德國尤其要維持與英國及其他歐盟成員國自由貿易,沒有半點商量余地。

德國GDP約一半是出口,中國及歐盟其他成員國經濟疲弱導致銷售下跌,本已令德國面對不少挑戰。假使新設壁壘打擊對英貿易,美國又陷入經濟衰退(筆者認為未來一兩年大有機會),德國就有兩大非常嚴重的問題。

首先,失業率上升兼且稅收下降,德國社會保障計劃將承受更大壓力。其次,德國貿易夥伴的失業率將上升,促使當地更多打工仔轉投歐盟經濟實力最強(或沒其他國家那麼疲弱)的國家,亦即德國。德國抨擊英國抗拒海外勞工,自然不好意思投訴外國人湧入。

如何收拾殘局實在天曉得,德國是工業出口強國,繁榮程度在曆史上數一數二,客戶繼續大解慳囊自然相安無事,但假使出口量收縮,問題就大了。中國正要應付出口量萎縮的問題,德國不久後亦要面對類似挑戰。

因 此,無論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在公眾場合說什麼,筆者相信她跟英國交手時將會萬事有商量。默克爾及其他歐盟核心成員國一度嘗試擺出強硬姿態,威脅英國一旦脫歐後果嚴重, 藉以阻嚇其他有離心的成員國。嚴詞厲聲發揮不了作用,筆者相信,他們已明白這一套很不通。

幾年下來,歐洲面貌可能大有不同,但短期內卻有其他問題湧現。

意大利突准救銀行
意 大利銀行業大有問題:不良貸款總額達4000億歐羅左右。試想像幾年前的希臘,但政府負債及銀行問題還嚴重得多,那就是意大利。該國多年來成功得過且過, 假裝問題並不存在,但要繼續維持這套把戲,一天比一天艱難。銀行壞賬、政府負債、難民問題,如今還多了英國脫歐,意大利總理倫齊(Matteo Renzi)實在應接不暇。

歐盟要求嚴厲,令意大利更頭痛。塞浦路斯2013年爆發銀行危機,大家可有印象?意大利人並沒有忘記,他們看到歐盟實施「內部財務調整」安排(bail-in),迫使大額存戶「削發」,以自身存款紓解銀行財困。

有 見及此,倫齊要求救市多時,希望向國內銀行業提供400億歐羅應急。歐盟官僚本來一直不批准,但如今又改變初衷,在老舊的法規大典中找出一兩項條文,助意 大利一臂之力,做法令人意外。據《華爾街日報》早前報道:「歐盟委員會發言人表示,當局周日(6月26日)授權意大銀行以擔保形式為銀行提供流動性支持, 這是英國投票脫歐後,首次有歐盟成員國介入國內銀行體系。」

話音未落,財經博客Zero Hedge又披露,應急計劃除了原來的400億歐羅直接注資外,政府如今還會為銀行擔保1500億歐羅債務。另一邊廂,歐盟委員會指出,相關流動性計劃只 適用于具有償付能力的銀行,生效日期至今年底。一如Zero Hedge語帶諷刺地指出:「問題是意大利銀行業不良貸款多達3600億歐羅,每一家都資不抵債,言下之意即所有銀行都會被定性為具有償付能力,否則沒有 人能從中受惠。」

新歐洲、新規矩;意大利救市只是歐洲順應民情的開始。鑒于在短短幾天之間,歐盟成員國先後發出上述聲明,又不尋常地批准意大利為銀行業紓困,在在顯示歐洲領袖開始明白,歐盟要維系下去,就不得不求變。

關 于意大利不妨再補一筆,該國GDP為2萬億美元左右,以現時幣值計算,當地銀行業不良貸款相當于GDP的25%左右。相比之下,美國銀行業不良貸款總額為 1280億美元,相當于GDP僅1.2%而已;假如美國不良貸款比率達GDP的25%,金額將有4.5萬億美元,簡直是天文數字。

堪比貝爾斯登倒閉
吾友亨特(Ben Hunt)乃投資公司Salient Partners風險總監,他在電話會議上大談英國脫歐, 提出一個引人入勝又可怕的想法。他認為,英國脫歐堪比2008年3月投資銀行貝爾斯登(Bear Stearns)倒閉。

當時,貝爾斯登被視為次按風暴的元凶。面對連月來風風雨雨,該行大型對沖基金客戶相繼提走資金,導致貝爾斯登流動性短缺,美國聯儲局于是出手,實際上把貝爾斯登幹掉,再將屍骸交給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各 界當時放下心頭大石,以為聯儲局成功力挽狂瀾,化解危機;金融市場略為反彈,一切似乎安然無恙。6個月後,要發生的終于發生了,當局任由雷曼兄弟 (Lehman Brothers)倒閉,又付出巨大代價解決美國國際集團(AIG)及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的問題。

假如英國脫歐一如貝爾斯登事件,可以預期短暫回歸平靜之後,又會出現另一場更嚴重的災難。亨特相信,下場災難將在法國上演。民調顯示,法國人對歐盟的反感不下于英國人,甚至可能尤有過之,他們可以借明年4月總統大選表達不滿,

法 國總統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暫未表態會否代表社會黨出選,尋求連任(反正他無望晉身這次對決),但極右政黨國民陣線(National Front)黨魁馬琳勒龐(Marine Le Pen)已表明出選,而且有機會勝出。假使國民陣線凱旋而歸,對歐盟將是又一震驚噩耗,嚴重程度不下于英國脫歐。

馬琳勒龐早前投書《紐約時報》,恭賀英國脫歐派選民,亦簡述自身政治宣言,節錄如下:

「英 國脫歐未必是第一聲希望叫喊,卻可能是人民首場真正勝利。英國人令歐盟陷于兩難,勢必難以脫身。歐盟只有兩個選擇,其一是容讓英國安靜離去,卻要冒開先例 的風險:假如脫離歐盟後的國家經濟政治更繁榮安定,就證明歐盟有害無益。又或者,歐盟表現得像老羞成怒的輸家,用盡一切辦法跟英國算賬,暴露自身權力何其 專橫。照道理,第一種選擇較可取,但我有預感布魯塞爾會選擇後者……」

歐盟的命運愈來愈像蘇聯的命運,後者最終因為自身矛盾而覆亡。

人民之春已無可避免!問題只在于歐洲是否准備好摒棄幻想,又或重拾理智的過程是否痛苦。我早已作出抉擇:我選擇法國,我選擇主權國家,我選擇自由。

聽 馬琳勒龐的語氣,不像會對布魯塞爾及歐盟低頭。法國總統大選次輪有可能由前總統薩爾科齊(Nicolas Sarkozy)跟馬琳勒龐對決,一如美國民主黨參選人桑德斯(Bernie Sanders)令對手希拉莉(Hillary Clinton)左轉一樣,馬琳勒龐亦會令薩爾科齊的政治立場更右傾。《金融時報》報道,馬琳勒龐承諾,假使明年勝出大選,將就法國歐盟會籍去留問題舉行 公投,她深信,可以爭取不滿歐盟的選民支持,一如英國脫歐運動一樣。

本欄讀者遍布歐洲各國,筆者不宜表態站隊。作為旁觀者,我看到美國民情反映了一定程度的沮喪及對立情緒,在英格蘭亦清晰可見。除非這種沮喪情緒得到化解,否則英國公投後的歐盟將難以自我重建,形成更具效率的聯盟,以應付歐洲種種挑戰。

我確實認為,英國脫歐可能相當正面,因為歐盟可趁此機會重組,變得更貼近現實。看到歐洲理事會火速承認問題──假使沒有英國投票脫歐,一定不會發生,的確令人心懷點點希望。

過去17年,歐盟嘗試落實舊有協議,但顯然不成功。如今歐盟成員國明白舊一套行不通,也許會設計出一個類似貿易聯盟的東西,附帶其他特點之余,又不會太影響國家身份認同,甚至可能正視移民及邊境問題。


來源 source: http://blog.sina.com.cn

1 則留言:

simon740@ymail.com 說...

英國人的精明,有誰會知?
離開歐盟是非常正確的決定!
完全看到歐盟很快崩潰,免被其拖腳!
最初不使用歐元已留一線後門!
脫歐後會有一時下調的經濟不穩,但不會受歐盟其他國家經濟問題影響,
只要親近金磚國家,還有一線生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