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3日星期一

美國頁岩石油和天然氣最大挑戰:如何節水

1834年的《古舟子詠》(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中,英國詩人Samuel Taylor Coleridge寫到:“水啊,水啊,你到處都是/但卻沒有一滴能夠入口”。這句話當時描述遠洋航行的水手:四周都是一望無際,深不見底的水,但是它們都絕對無法緩解口渴。令人驚訝的是,這樣的情況同樣適用於美國的頁岩油產區。美國的頁岩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大的地方,通常屬於乾旱地區。而使用水力壓裂法新技術,產生了成千上萬桶無法供人類飲用的廢水、鹼性水或鹽水。這些地區的降雨量十分有限,淡水資源變成了十分稀缺和珍貴的商品。
 
急需創新事實上,水平井和水力壓裂的開採方式用掉了大量的水資源。根據美國地質局2008年的數據顯示,水力壓裂法僅在註入階段平均就用掉了5,618桶水。到了2014年,為開採油井所用的水激增到128,102桶,而天然氣井則用了162,906桶。美國政府問責局估計,到了2023年,美國50個州里面40個州,至少有一個地區將會面臨某種水資源短缺問題。這場危機讓社會和管理部門對石油和天然氣公司進一步施加壓力,也使得飲用水的供給變得更加無法信賴。英國巴克萊銀行從深層次分析了這個問題。巴克萊銀行認為,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必須循環水資源領域創新,而廢水處理行業可能將因此獲得巨大發展機遇。或助力美國頁岩油服從虧損邊緣“甦醒”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數據顯示,上周美國原油庫存增加了330萬桶,而原先預計是削減350萬桶,遠超預期。2015年美國政府取消長達40年的石油出口禁令後,美國石油出口量的飆漲加劇了產量的攀升。最新預計表明,2017年日均產量將達920萬桶,2018年料將達到1000萬桶/天,美國已赫然躋身全球產油國的前三甲。分析認為,若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創新循環水資源領域,未來美國頁岩油服的利潤率將進一步攀升,從虧損邊緣真正活過來。而這將進一步加大美國在全球原油市場的定價權。以沙特為首的OPEC國家和俄羅斯等非OPEC國家的苦日子還在後頭……




原大圖片Link

2017年11月4日星期六

時寒冰:泡沫,讓多國恐懼的泡沫

 


10月31日,新西蘭現代史上最年輕的總理傑辛達·阿德恩(1980年7月出生)開始對海外的樓市炒家祭出重拳。她宣布,新西蘭政府定於2018年年初實施新政,把購買住宅房屋定為“敏感”投資,將禁止非本國居民或公民的海外買家(不包含澳大利亞人)在該國購買二手房。

    
阿德恩說:“我們的目標和承諾是禁止外國買房者進入現在的新西蘭房地產市場。”2000年至今,新西蘭房價累計上漲超過150%,作為一個小經濟體,新西蘭無法維持這麼高的房價。

    
而早在2016年7月,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就出台了一項法案,自當年8月2日開始,向在溫哥華地區購買民宅,卻沒有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身份的海外投資者徵收額外房產轉讓稅,稅率高達15%。這意味著,一套100萬加元的房子,海外買家將額外多交15萬加元的稅。

    
澳大利亞則是比加拿大更早的對外國人購房進行嚴格限制的國家,比如,澳大利亞法律規定:除特定情況外,非澳大利亞公民只能購買新建住宅,不得購買二手房;若購買新房,必須獲得澳大利亞外國投資審核委員會批准。像中國恆大老闆許家印就因此被澳大利亞政府盯上,要求他限期賣掉他在悉尼派珀角的價值4千萬澳元的豪宅。 2015年12月,澳大利亞出台更嚴厲的規定,外國公民一旦被發現違規購置住宅,將面臨至多3年監禁或13.5萬澳元罰款;非法置業的外國企業將被處以最高67.5萬澳元的罰款。 (詳見:深圳特區報轉引新華社報導,2017年2月7日)

    
房地產泡沫破滅時的慘痛教訓,讓這些國家一直心存恐懼感,他們出台嚴厲的措施,防止房地產泡沫在某天突然爆裂,導致可怕後果。


    
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海曼·明斯基指出:經濟好的時候,投資者傾向於承擔更多風險,隨著經濟向好的時間不斷推移,投資者承受的風險水平越大,直到超過收支不平衡點,而突然陷入崩潰。這個繁榮與衰退之間的轉折點,就是著名的“明斯基時刻”。


 



    
人類儘管已經經歷了許多次泡沫及泡沫破滅時的巨大痛苦,但與痛苦相比,記憶永遠是不夠用的。在危險真正發生之前,沒有誰會想到所謂的泡沫破滅,所謂的風險會跟自己有什麼關係。在幾乎所有人心目中,風險是沒有任何位置的。正常狀態下的房價上漲,反映的是經濟的增長。經濟增長為房價上行提供動力,而房價上行也成為經濟增長中的一部分。當房價非理性暴漲的時候,相當於完全脫離了經濟基礎,此時的經濟增長已經無法支撐起高昂的房價,渾然不覺中,“明斯基時刻”已經到來。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的時候,美國出台政策拯救金融,拯救實體經濟,卻沒有去拯救房價,而是聽任房價下跌,任其在掙扎中擠壓泡沫。因此,美國股市在2009年3月就築底回升了,而美國房價直到2011年底才開始築底,從2012年開始才穩步上漲,直到現在,美國仍有一些地方的房價未能達到2007年時的位置。
也因此,當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出台對外國人購房的限制措施時,美國沒有,而是順其自然,這其實是提前擠壓泡沫帶來的巨大紅利。隨著縮表開啟,以及降稅等措施對美元資本回流美國吸引力的上升,回流到美國的資金正在重新步入樓市。我在《時寒冰說:未來二十年,經濟大趨勢》中認為:“2016年後,流向美國的資金會加速,這會進一步推高美國房價,甚至形成'非理性繁榮'。”(下圖:《時寒冰說:未來二十年,經濟大趨勢》(未來篇)第169頁)
如今,這種苗頭正在呈現出來。從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一套待售房在美國房地產市場上停留的時間,已經降至3週(2012年是11週),這是該數據1987年有統計以來的最低水平以至於有媒體驚呼,美國幾乎到了“無房可賣”的程度。為了在擁擠的市場中買到一套房,買家不得不選擇更高的出價,其中,高達42%的買家願意支付賣家的要價,而不再對賣家的報價進行討價還價。

 
房價的漲跌是自然的,通過人為措施製造只漲不跌的神話,最終套住的還是自己。尤其是對於那些大的經濟體而言,懷抱著巨大的泡沫是無法安然入睡的。房地產是民生,如果硬生生地把它做成奢侈品,不僅傷及民生,也為“明斯基時刻”埋下了伏筆。當所有的因逐一種下,即將等到什麼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附新聞:
美國房價又暴漲了政府與開發商“爭搶”地皮(節選)

   
鳳凰國際iMarkets 2017-10-31



    
鳳凰iMarkets編譯自ZeroHedge網站,就像2009年時全球金融體系崩潰時出現的歷史性趨勢一樣,美國國內房價看起來又一次出現了暴漲,其漲幅似乎能夠與亞馬遜或Facebook最近的股票價格趨相媲美,而不是作為一個經濟運行中的價值儲備載體來發揮穩定性能。這可能與目前美國國內的整體通脹率情況大致趨同。

    
當然,房地產價格上漲對部分私募股權公司來說是個好消息,因為在上次的房地產市場危機發生後,他們已經預先搶回了取消贖回抵押品的權利,但這些企業對房地產價格的助推,卻又一次讓普通美國家庭幾乎找不到自己能負擔得起的住房。

    
正如皮尤慈善信託基金會(PewCharitable Trusts)所指出的那樣,美國全國各地的市政當局都在突然搶先挖出一個個拖車式活動房屋公園,以防止這些地方被改造成下一個豪宅項目,同時也希望藉此能夠為普通人維持一些經濟適用房選項。

    
有部分經濟適用房的倡導者表示,現在,像這樣經濟實惠的社區在美國國內很難找到,因為全國各地的房價正在飆升。而在一些鬧市地區,房價上漲促使公園所有者將這些土地開始賣給房地產開發商。美國國家消費者法律中心負責人卡洛琳·卡特(Carolyn Carter)表示:“當抵押貸款危機來臨時,它的速度放慢了,現在又開始升溫了。”

    
因此,在博爾德和其他一些地方,市政當局已經開始購買這些公園,以保證當地中產階級和工薪階層能夠負擔的起這裡的房價,也能夠住有所居。這些政府機構已經開始購買活動式房屋公園並進行修葺,然後將其所有權移交給當地居民或非盈利性的公益組織,條件就是他們要保證當地的房租處於較低水平。

    
去年,俄勒岡州波特蘭的房屋委員會資助了一項交易,將一個移動家庭公園賣給了房地產開發商。而科羅拉多州的皮特金縣正在購買一個類似公園,該地方政府打算為在本地區工作的人預留居住地段。今年夏天,博爾德市地方政府也收購了一座公園,其目標就是改善基礎設施和維持經濟適用房用地。

宋鴻兵:黃金、石油、美元的“鐵三角”還能穩固多久?

學員提問:在石油美元體系下,石油價格的波動影響著美元貨幣體系的穩定,當石油價格上漲時,各國對美元的需求將增加,使美元在國際上獲得了有力的支撐;而黃金的價格又與美元匯率有關聯。請問:黃金、美元、石油這個“鐵三角”相互之間有什麼聯繫?
宋鴻兵老師:黃金、石油、美元三者的關係,簡單說,黃金永遠是監督貨幣體系的無冕之王。雖然現在黃金還在被霸權國家軟禁著,但是它的強大的威懾力永遠存在。不管你是玩美元,還是玩歐元,還​​是玩比特幣,都無所謂,你只要亂來,黃金就會懲罰你。黃金是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永遠震懾著這套體系。



 




霸權貨幣必然要防範黃金這位王者的複闢。所以當美元實現霸權,20世紀70年代跟石油綁定之後,​​黃金受到了美國的嚴格管制,這在交易上可以看得很明顯。長期關注黃金市場的話,你會看到,每當黃金價格暴漲之前,總有衍生品大規模湧向市場,通過砸盤打壓黃金價格,美元是通過衍生產品來控制黃金價格的。

為什麼要控制黃金價格?因為黃金暴漲就意味著美元不行了,黃金價格就是美元的信心指數。美元強,黃金弱,代表全世界對美元很有信心。但是黃金暴漲,說明貨幣體係出問題了,全世界都會有這樣一種明顯的心理感受,這是一種出於直覺的自然反應。美元對黃金是這樣的一種關係。

那麼石油呢?美元結算綁定石油,使得全世界都願意持有美元儲備。它是增持美元儲備和保有美元儲備,最強大的心理上的一種動能。因為無論哪個國家都需要石油,無論你到哪裡去買石油全部都用美元結算,所以你能夠不存美元嗎?你能夠沒有美元儲備嗎?當然必須得有。
除非石油結算體系徹底變成歐元、人民幣結算,那樣美元對石油的綁定,或者說是美元霸權,就走到了終點。但是我認為,這一天的到來,不通過戰爭或者是激烈的衝突,那是很難辦到的。因為有史以來,大國的興衰最後不通過較量一把,用和平轉變的方式達成世界主導權交接的先例,還從來沒有過。









不過雖然我們現在已經看到有這樣的趨勢,但什麼時候出現這種爆炸性的矛盾,導致一場世界級別的戰爭?這個東西很難說,因為很多人問黃金價格甚麼時候能起來,這跟這件事是有關的。就是隨著美國整體實力的衰落,或者和後起國家此消彼長的實力對比反轉,美國在全球的霸權失控,這種失控將會導致全球貨幣體系的極大混亂,這種混亂之中你才會看到誰是真正的貨幣之王。

2017年11月2日星期四

全球QE下,打工仔是輸家


陶冬天下 - 陶冬 2017年11月2日


  全世界總共有1542名富翁的身家超過10億美元的(billionaires),根據UBS/PwC的調查,這批人去年財富增加了接近兩成,身價合計達到6萬億美元,相當於法國、英國和義大利GDP的總和。

 
  QE的最大受惠者,就是

這幫富人。自從80年代資本市場大行其道、房地產價格直線上升以來,全球範圍內貧富差距迅速拉大,打工仔的收入增加遠遠落後於有股權、有房產的富有一群。這是經濟全球化、資本市場化的副作用之一。資產價格的惡性膨脹,最終帶來了2008年金融危機。

 
  為了制止金融危機的惡性蔓延,各國央行祭出了QE,用超寬鬆的貨幣政策來穩定市場、穩定信心。危機迄今已近十載,無論從信心還是增長,經濟早已步出了危機狀態,但是超寬鬆的貨幣政策卻成了常態。美、中、歐央行先後表示要收縮流動性,力度卻極其溫和。等下一輪經濟下行開始時,政策對應恐怕還是印鈔票。

 
  央行們膽敢一直逗留在超寬鬆的貨幣環境,一個重要理由是未見通脹,不少國家甚至面臨通縮壓力。金融危機後,銀行的金融仲介功能弱化,資金滯留在金融市場炒作,實體經濟受益有限,CPI通脹不興其實不難理解。不過,金融資產通脹卻早已出現,從估值水平看一些領域稱其惡性通脹也不誇張。但是貨幣當局對資產價格的飆升視若無睹,執意要把消費物價拉起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金融資產價格出現泡沫式的上漲,當然有代價。首先,刺激資金棄實業投資重市場炒作,美國公司熱衷回購股票,中國企業大肆涉足房地產。其次,推高房價、租金成本,威脅民生,窒息創新企業。再者,將資產價格愈推愈高,為下一輪危機埋下禍端。傳統上央行關注CPI,就是因為過高的物價會使得經濟發展不可持續;資產價格飆升,也會帶來同樣的風險,決策者們卻選擇視而不見。

 
  以美國遴選下一任聯儲主席的標準看,以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的最新言談看,決策者並沒有改弦更張的覺悟和勇氣,短期內也許大家都要做做樣子收收水,可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環境正常化遙遙無期,等增長進入下行周期,擔大旗的逆周期政策估計還是QE。

 
  在一個改革闕如、QE肆孽的大環境下,金融資產價格的上升會遠遠超過工資的上升,生活成本的上升也會超過工資的上升,電子商務的崛起更壓縮了傳統企業的加價空間,也就壓縮了打工仔的漲工資空間。這個年代,如果打工仔手中沒有一點資產,靠工資或存款過活,日子可能會愈過愈難。

 
  本文原載於今周刊,為個人意見,並投資建議或勸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