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5日星期二

牙齒當金使?

畢者推介
?准確押注美國次按爆煲者除了有「沽神」保爾森,還有對沖基金Hayman Capital創辦人巴斯。但與保爾森可一不可再的戰績不同,巴斯利用同一套計量模型,早已預見主權債務危機,押下重注賭希臘違約,並預言兵荒馬亂的時勢即將來臨。詳見B5頁研究部特寫。


在債務危機愈演愈烈的當下,人人對信用及違約風險轉差都怕怕,偏偏銀行卻視之為「收入」入賬,美國五大銀行上季錄得160億美元淨利潤,就有超過八成是此等「幻想利潤」,B16頁「LEX」論荒謬的會計制度。


10月24日,周一。個人並不愛讀克魯明(Paul Krugman)在《紐約時報》的專欄,政治經濟民生,什麼都是共和黨的錯,扣帽子從不手軟,「八股味」隔數條街也能嗅到。然而,諾貝爾評審委員會在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把經濟學獎頒給他,斷估不是為了赤裸裸地表揚幹預主義;至低限度,克魯明在評審眼中斤?十足,對經濟學有過一番建樹。以其功力,要為一種經濟現象賦予「理論生命」,毫無難度綽綽有餘。


9月初發現克魯明在《紐時》發表的一篇短文,講的是老畢甚感興趣的話題──黃金。入正題前,這位08年諾獎得主先來一段開場白:「在我身處的地方,現在是淩晨四時三十分。我毫無睡意精神奕奕,腦子里浮現的盡是金價……且慢,我聽到你在發牢騷。什麼,克魯明不可以滿腦子黃金嗎?」


從這段獨白可見,克魯明一邊心系黃金,另一邊卻非常在意讀者對他「想金」產生太多不必要的聯想,怕人誤會他忽然戀上這種凱恩斯口中的「蠻荒世界遺物」 ,是以自問自答,意圖跟「金甲蟲」劃清界線。




通縮論者借題發揮 

盎斯金價在千九美元水平乏力再上,近兩個月於千五至千七美元範圍整固【圖1】,有說對沖基金為應付贖回壓力大手沽金,有說黃金牛市開到荼?,從此進入易跌難升局面。然而,不容否認的是,過去十年金價浪高於浪,表現勝於大部分資產,作為凱派健將且一直堅信通縮威脅大於通脹的克魯明,「徹夜難眠」顯是為了替金價長升長有找一個符合其邏輯思維的「原因」。借題發揮?也許。聲東擊西?當然。


克魯明自稱「大大的通縮論者」(a big deflationista),又說如果你相信「通脹論者」(inflationistas)這些年來提出過的種種警告,那麼閣下縱使不輸幹輸淨,賺少許多總是在所難免。等一等,黃金不是例外嗎?在克魯明看來,將通脹威脅與金價強勁劃上等號,完全捉錯用神;換句話說,金沒買錯,惟買金的原因不對。


這位諾獎得主認為,金價堅挺跟通縮世界非但不存在矛盾,兩者甚至相輔相成。試想像,現在有一批黃金,隨著時間推移,將逐步投放於現實世界的應用,例如牙科儀器,而使用速度──黃金的流量需求(每年以噸計)──將視乎黃金的實質(經通脹調整)價格。


經濟學上有所謂「窒息價格」(choke price),即天然資源價格升至足以令流量需求(flow demand)降至零的水平,以此而論,人們持有(囤積)可耗盡(exhaustible)的資源,延遲資源在現實世界中的使用,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實質價格持續上升。撇除儲存成本,黃金的實質價格必須以相等或高於實質利率的速度上升,投者者和生產商才具備囤積黃金的誘因。


預期回報左右大局
那等於說,在克魯明眼中,通脹預期、貨幣貶值以至避險需求都不是金價上升的主因,黃金牛市的真正「推手」簡單得令人不敢置信,就是其他投資項目的預期回報全皆不濟,持有黃金機會成本大降投資者以至生產商因此樂於將這種商品囤積起來。


類似的見解,許多人都提出過,只是由諾獎得主口中說出,分外擲地有聲而已。然而,克魯明似乎忽略了一點,就是他根據政府公布的數據以至抗通脹國債(TIPS)等以官方統計為本的指標衡量通脹,大大的忽略了「通脹派」壓根兒就不信任政府發表的通脹數字,否則持有TIPS便能確保回報不受通脹蠶蝕,「通脹派」又何必揸金?


港股大升,恒指收報18771點,較上周五漲746點,市場繼續憧憬歐債危機解決有望之外,匯豐與Markit Economics聯手進行的調查顯示,中國10月份采購經理指數(PMI)初值經季節性調整後達51.5,非但為五個月來的最高水平,且遠勝9月份的49.9。


不過,Markit同日發表的歐羅區PMI卻顯示,歐洲制造業依然處於50盛衰分界線以下,未脫萎縮之局【圖2】。中國出口需求有沒有持久力,還須多觀察一段時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