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6日星期三

金融抑制下 投資者為政府效勞

繼 美國聯儲局宣佈推出無明確限期的第3輪量化寬鬆政策(QE3)及歐洲央行啟動無上限購買短期主權債計劃後,上週日本央行也宣佈「加碼」量寬,增加資產購買 規模至80萬億日圓。成熟國家央行再度量化寬鬆,對刺激經濟的效果成疑,市場的反應也不及以往大。惟金融抑制(Financial Repression)時代已經開始,其對市場的潛在影響更大。

美國推出的QE3前,已 有不少論者預計刺激經濟的成效將每況愈下。而今次聯儲局較為驚人的舉動,是表示這次每月量化寬鬆400億美元,直至美國就業市場有明顯好轉。但其實,量寬 政策與美國就業市場兩者的關係並不明顯。聯儲局主席伯南克亦不諱言,QE的效用在於製造財富效應,紓緩金融市場緊張狀況,支持股票價格,也有助消費及投資 決定,從而支撑實體經濟,達至降低失業率的目標。故此,QE對降低失業率的效果相當間接,用就業市場情況衡量QE3限期的原因缺乏理據。我們認為,QE3 的更重要目的,是壓低名義利率,實行金融抑制以減低債務負擔。

「金融抑制」一詞早在 1973年出現,由史丹福大學經濟學者Edward S. Shaw和Ronald I. McKinnon提出。金融抑制是指政府將資金流入政府自己身上,作為減債的一種手段。任何國家干預自由市場活動,以及對債務或貨幣定價的政策,都可被視 為金融抑制的手段。具體的政策包括直接或間接為利率封頂、規定國內實體(例如銀行或退休金基金)直接向政府放款、管制跨境資本流動,以至政府和市場協調結 合,例如公營部門遊說或注資金融機構等。可以想像,金融抑制這個名詞原本用來形容60、70、甚至80年代的新興市場金融系統。

金融抑制的主要目標之一 是壓低名義利率,這有助直接降低政府的現有債務利息支出,削減赤字。若利率低至產生實際負利率,降低本國貨幣購買力及以本幣計價的債務價值,便可無形中將 債務減值。這等同於一項稅收,即政府等借款人向債權人轉嫁的稅收。對於投資者而言,金融抑制是一個不利因素。孳息被人為壓低,催逼投資者進行較高風險投資 以爭取回報。而投資環境卻因政治和貨幣政策轉變而變得波動,也影響了整個資產配置生態,投資者或只能獲得低於預期的回報。

美國推出的量化寬鬆政 策,理論上都是一項金融抑制的措施,透過購買債務計劃間接令利率封頂。近期美國國債孳息不斷下跌,部份原因也可歸咎於量化寬鬆政策。而歐洲、英國、日本等 推出的量寬政策也屬於金融抑制手段之一。這些國家的債務負擔沉重,但現時皆處於實際負利率,對債務有減值效果。

全 球化之下,成熟國家利用金融抑制減債可說是十分自私的政策。眼看息口低無可低,投資者將資金轉移至提供較高利息的新興市場,導致新興市場的貨幣、資產價值 上漲。事實上,今次聯儲局推出QE3已引起巴西和中國不滿。新興市場變相也需要使用資本帳管制和匯率控管的金融抑制措施。此外,由於金融抑制需要通脹配合 以營造負利率環境,我們預期未來通脹將持續上升。或許對於成熟國家政策制訂者而言,通脹升至雙位數水平並不可怕,這意味負利率愈嚴重;但對投資者而言,資 產更需要加強對抗通脹的效果!

1 則留言:

helmut 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1101d0102e8yk.html 所谓的QE3不是印钞是全球圈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