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4日星期五

JohnMauldin:施政莽撞安老無方


今年4月底,總部設於美國加州的跨國投資公司銳聯,以資產調配為題,在拉霍亞(La Jolla)舉行的研討會圓滿結束。會上財經專家、經濟學者雲集,各抒己見,珠玉紛陳。

該 公司首席投資顧問許仲翔博士將研討會的討論重點詳加整理,作為會議總結。與會學者的言論別具見地:美國在退休保障上面臨的挑戰,莫過於在人力資本方面保存 無方。亞洲家庭傳統上對子女嚴加管教,無非藉此權充保存人力的變通辦法,為老有所養先作准備。但隨著西方文化在亞洲日趨普及,傳統辦法已漸不管用。職場上 戰後新生代(BabyBoomers)逐步交棒給X以至Y世代的過程,突顯出經濟學上的第二大守恒定律:長遠生產水平視乎當前生產人手及其生產力而定。

類似精警論點在上述摘要彙報中比比皆是,特別在此推介,以饗本欄讀者。筆者周一在本欄已為文指出,日本正面臨安老無望的隱憂;重申沽空日本政府債券,既是近十年來最值得大書特書的投資策略,也是筆者個人投資組合的重點所在,《華爾街日報》同日亦報道了這項個人建議。

以下文章作者為銳聯資產管理公司首席投資顧問許仲翔博士。
美國當前經濟危機特別耐人尋味之處,在於政府在經濟上擔當著異常突出的角色。美國政府一向表明有意鼓勵國民置業,務求藉此減低實現「美國夢」的不公障礙,而相關政策也卓見成效。

低息環境、按揭稅務寬減,以及政府資助機構所啟動的證券化機制,不但有助於大大提高美國家庭的置業比例,也曾一度令家庭資產大增,程度令人吃驚。2004年至2007年期間,美國消費者資產淨值中位數增幅幾達18%,其中以低收入家庭的資產漲幅最高。

只 是好景不常,後來形勢逆轉,低收入、低資產淨值家庭,亦即無力承擔投資風險的家庭,竟成為獲邀涉足高度杠杆化地產投資市場的對象。2007年至2010年 間,美國消費者資產淨值中位數跌幅高達39%,其中以低收入家庭的資產下跌最劇。?史明證當前,可見以政擾經,實可引致始料不及的嚴重後果。

償債苦果難免
罔顧後果的鼓勵置業政策,終於導致美國家庭及銀行資產負債表損失慘重。置業者與金融機構在負資產效應影響下一反常態,出現包括資產替代和投資不足的異常反應。

若經濟衰退起因在資產負債表而非流動性危機,則提高流動性並不能帶動實質投資及增長;在這個大前提下,財政健全的中介機構根本無意為資不抵債的「喪屍」(zombie)機構提供信貸。由政府直接以無錨貨幣向「喪屍」機構提供流動性,變相等於將良幣耗費在劣幣之上。

另一方面,財政刺激開支對解決基本問題作用畢竟有限,無非暫解「喪屍」銀行和家庭的燃眉之急。至於在毋須提供誘因的範疇,財政刺激開支確有可能無意中收到刺激經濟活動之效。

要 協助「喪屍」家庭及銀行脫困,恢複經濟活力,辦法不是沒有,但卻都難免代價慘重。例如日本模式,為求保障「喪屍」及其債權人與投資者利益,往往不惜向其提 供各種社會及企業補貼,直至其資產負債表回複正常為止。不過,全民經濟為此而承受的增長放緩代價,卻遠遠超乎打救「喪屍」的高昂轉撥成本。

至於瑞典模式的脫困方法,則通過破產及有序債務違約,索性將負資產家庭及有望轉圜的財困金融機構所欠債項一筆勾銷,同時不惜犧牲投資者及債權人利益而任由表現不濟的銀行倒閉。

個人層面而言,雖然破產往往有助債務人重獲新生,並且改善生活水平,但卻造成重大心理創傷,因而不在部分負資產家庭考慮之列。

第 三種是芬蘭模式,采取往往屬臨時性質貨幣貶值手法,曾有效解決墨西哥、阿根廷、泰國,以及其他東南亞國家的債務問題。此法不惜減低國內消費以助長出口;壓 抑有損國際競爭力的工資水平;補貼出口工業;減低儲蓄及存在於房地產的過度膨脹名義財富。這一連串通過貨幣手段重整物價的措施,有助於清除工資及房地產價 格居高不下所造成的「經濟阻力」。

以上三種方案都後果堪虞:樓價下跌有損財富,政府要無痛恢複財富簡直是難比登天。透過有錢家庭及財雄 勢大的企業以補貼財困的一群,並無助於增加整體財富;若企望以債填債拖延時間,就更適得其反。政府雖然無法單憑轉撥資產創造財富,卻可選擇何時作出果斷行 動,以及有關措施所影響的對象。

2011年與薩金特(ThomasSargent)同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西姆斯(ChristopherSims),就提醒大家通脹並非單單取決於貨幣政策;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如何互相協調,而彼此協調程度如何,也至關重要。

政 府一日有能力印鈔,就不虞債務違約,因為假使稅收不足以還債,政府大可進一步發債;最後,自有中央銀行擔當債券買家。政府債券實質上也大可視為未來「實質 現金流」的折讓現值。假若未來稅收可觀,足以清償債務,即表示政府開支及投資收到預期效果;經濟發展及生產力均增長蓬勃。

風險系於通脹
在此環境中,貨物生產及服務供應都可算充裕,而名義財富則可轉化為有意義的實質消費。若這是市場所預期的經濟前景,即使面對當前國債水平高企及量寬不輟,債券價格亦會高企。

不 過,若未來基本盈餘(稅收扣除非利率相關開支)不足以清償所欠債務,政府就必須在舊債期滿時發行新債。如此一來,經濟將持續放緩。面對人口老化所造成的增 長阻力,政府推行的財政刺激開支實在無濟於事。債券所擔保的名義財富,亦無助於改善實質經濟。若然這是市場所預期的經濟前景,則目前的債券價格將會低企。

印鈔大權在握,政府自可選擇實質減債幅度。若政府開支或投資出現浪費或失利情況,可利用印鈔手段將損失轉嫁到債券持有人身上。政府選擇 借貸而非加稅的傾向,正好反映出其轉嫁損失的權力。當前的加稅措施,對打工一族實時造成沖擊;而目前的借貸舉措,則等於向未來的打工一族征稅。財赤不止, 借貸不輟,終將引致通脹,變相向所有儲蓄者征收財富稅。

以日本為例,政府近三十年來一直開支無度,卻不見經濟增長。數十年來量寬及財政失誤可導致大幅加稅與物價暴漲,為免受此等惡果沖擊,日本家庭早已采取明智之舉,厲行積穀防饑的應對之道。日本政府現正推行的財政刺激方案將如何轉嫁損失,仍有待觀察。

美國國債日重,美國政府亦遲早面對同一問題;中國當然亦亟欲得知,美國為求保障納稅人,究竟會否采取懲罰債券持有人作為解債快捷方式。

經濟守恒定律
在研討會上,加州理工學院的康奈爾(BradfordCornell)教授指出,經濟學一如物理學,具有顛撲不破的基本守恒定律。例如生產人數減少,人均消費定必下降這一定律,對戰後新生代退休潮即將觸發的退休金危機,必會產生深遠影響。

人口老化顯示就業人口中有一大部分人退休,根據守恒定律,「名義」退休金儲蓄根本無助於退休長者增加消費。從人均角度而言,除非科技進步有助於大大提高生產力,否則無論積聚的名義財富有多豐厚,退休長者亦須減少消費。退休後的相對財富,無非是有限資產的消費指標而已。

不 過,政府幹預對訂定退休計劃還會增添另一項不明朗因素。若確信政府的客觀職能在重新分配消費,以確保長者之間的生活質素大致平均,則巨額退休儲蓄保障應可 在退休後每年轉化為可觀消費增長,其中尤以優質醫療服務為然。因此,政府必須訂立享用公共福利的入息規定,通過加稅以資助更多退休福利,合理分配醫療資 源,並營造低息而高通脹的經濟環境,就足以蠶食儲蓄豐厚退休者的資產。

美國在退休保障上面臨的挑戰,莫過於在人力資本方面保存無方。亞 洲家庭傳統上對子女嚴加管教,無非藉此權充保存人力的變通辦法,為老有所養先作准備。但隨著西方文化在亞洲日趨普及,傳統辦法已漸不管用。西方社會已憑借 產權解決安老問題;擁有機器及相關知識產權的長者,可迫使年輕人分享其勞動成果。戰後新生代雖無法主宰X、Y世代,卻擁有賴以維生的種種工具。

職場上戰後新生代逐步交棒給X以至Y世代的過程,突顯出經濟學上的第二大守恒定律:長遠生產水平視乎當前生產人手及其生產力而定。X與Y世代對科技進步貢獻良多,戰後新生代但求這兩代年輕人能不惜分享財富,而非推高工資水平,以致其名義退休投資組合的實質價值蕩然無存。

退休隱憂所在
話說回來,戰後新生代審慎理財以致整體投資回報可觀,因而帶動美國生產力顯著提升,這倒是證據確鑿,不容置疑。勞工非參與率持續上升,可視為反映個人生產力大增的一面鏡子。

隨著科技創新一日千里,機器漸次取代工人的趨勢,已產生加速自然失業率的效應;生產科技創新程度愈高,工人參與率就愈低,自不待言。事實上,退休現象從來也是關乎勞工非參與率自然下降的程度,而無關乘郵輪周遊列國的悠閑生活方式。

面對退休金危機將至,以及戰後新生代無可避免的退休福利配給現象,令人不禁想到,究竟所謂退休,是否已變為?史上的異數?

Rotman 國際退休金管理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PensionManagement)總裁安巴克特希爾(KeithAmbachtsheer)追本溯源,發現退休金起源於十九世紀下半葉,當時的鐵路職 員年事愈高,意外率愈高的現象,令當局意識到員工終有退休之日這個道理。

至於戰後新生代的父母退休之後坐享豐厚退休金,足以安享晚年的 現象,則是較近年才出現。退休金?史發展至今,也許正是時候回複本意,目的為達致理想的勞工非參與率,而非在政客為求選票而訴諸退休者自肥心態的「派糖」 措施。根據經濟守恒定律,退休金危機早應在預計之中,可惜政府對此一現實視若無睹。

走筆至此,不妨換個角度,談一談有關問題的輕松一 面。不少人都深信未來的先進機械人,將能夠在人類的起居生活中提供無微不至的貼身服務;聞說日本已發明具備洗發兼按摩頭皮功能的機械人。看來電影《未來戰 士》(Terminator)中,「天網」(Skynet)系統化解人類長壽危機的日子已不在遠。

一般人辛勤大半生,無非但求退休之後得享幾年樂得清閑、活得健康的好日子。但研討會上參與討論的多位專家,似乎都只為向大家表示,即使勤儉大半生、在退休後只能過緊日子的平民百姓,亦難免受到人口老化及其他經濟動力沖擊而措手不及。

種種只在乎如何優化產出和消費的言論,不禁令我想到其中所忽略的人生終極問題:快樂。古語所謂快樂不在得償所願,而在知足;知足常樂,才是人生真諦。愛父 母,以及朋友的父母,才是人生真諦。到頭來,我們自己,以及自己的子女,才能受到愛的眷顧。在愛的天地中,只有愛的豐盛,而無愛的配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