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結果新鮮出爐,從【附圖】可見,上月最令基金經理寢食不安的美國收緊財政政策,在最新調查中退居第二位,由中國經濟硬著陸及商品價格暴瀉取而代之。
十八屆三中全會曲終人散,會後公報內容空泛,令事前對多項改革寄以厚望的投資者大失所望,恒指全日急挫437點,收報22463點。
美銀美林的調查於三中全會期間進行,基金經理對中國硬著陸憂慮加深,跟本報社評是日標題〈既得利益堵瓶頸阻力如山深改難〉,頗有首尾呼應隔空唱和的味道。
「大鱷」良心發現話得說回頭,出現於調查即在基金經理眼中最不容忽視的風險,離不開中美歐日眾所周知的「危機」,其他如地緣政治風險,則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天天適用,說了等於沒說。
老畢倒覺得,一些基金業可能從不放在心上的議題,諸如貧富懸殊,也許已在不知不覺中牽引著社會以至市場氛圍,成為真正難以評估的「尾部風險」。
開宗明義「向富人征稅」(tax the rich)的白思豪(Bill de Blasio),於上周舉行的紐約市長選舉輕易拿下73%選票,以壓倒性姿態為民主黨重奪失落二十年的紐約市長寶座。
「警覺性」高的金融操盤人如「債王」格羅斯(Bill Gross)亦深深意識到,猶如金字塔的財富分配形態,不僅導致社會怨氣日深,對美國生產力提升經濟持續增長,同樣有害無益。
在這方面,格羅斯顯然不乏知音。
以「沽空中國」聞名於世的大淡友查諾斯(Jim Chanos),便與「債王」所見略同。
他認為,一個不公不義的社會,必大大削弱人民參與經濟活動的誘因,決策者宜盡早正視。
不是所有金融圈人都是見錢開眼之輩,為求公義踏上前線抗爭的「芬佬」,在香港亦不乏人。
然而,在一般人心目中,基金經理唯利是圖,貧富懸殊對他們若有任何意義,那就是在富者愈富的現實中,趕緊向1%有銀士推銷理財產品;又或把握愈來愈多人棄供改租的趨勢,大舉掃入銀主盤翻新放租,再通過證券化「斬多幾?」。
至於貧富差距進一步惡化、蝸居「?房」者因負擔不起租金而淪為無殼蝸牛,被迫入住政府庇護所,俱不值得只著眼業績與回報的基金經理花時間理會。
「劊子手」真情告白金融市場刻下聚焦QE何去何從,10月過去,Octaper無緣出台;貝南奇卸任在即,12月退市(Dectaper)發生的機會相信亦低於五成。
一拖再拖,Martaper(明年3月退市)是否十拿九穩,耶倫上台後自有分曉。
聯儲局減少買債只聞樓梯響,2009至2010年擔任聯儲局兩輪量寬「劊子手」、替央行買入逾萬億美元按揭債券「坐盤」的前官員胡薩爾(Andrew Huszar),日前於《華爾街日報》發表「真情告白」,開首一句便說:I can only say: I"m sorry,America!胡薩爾何事對不起同胞?據這位QE「劊子手」自言,量寬非但未能發揮力勸他重回央行「坐盤」(胡薩爾之前曾在聯儲局工作七年,直至2008年初)的決策者所保證的功效(讓企業和消費者更易獲得信貸,並透過推低資金成本,協助美國人渡過經濟難關),QE實際上更淪為走後門拯救華爾街的工具,讓銀行透過可觀息差、持續上升的資產價格,以及擔任QE交易中介人賺取傭金,於2009和2010年(即胡薩爾替QE操刀期間)錄得前所未見的巨額盈利。
在鍾擺的另一端,美國房貸活動不增反減,去年更創下十五年新低。
一貧一富兩個紐約白思豪跟出身華爾街繼而在財經信息領域翻雲覆雨的前紐約市長彭博,乃強烈不過的對比。
白思豪的政綱立場,無異於「一貧一富兩個紐約」的縮影。
此君因擺明車馬向富人開刀而深得紐約市民歡心,殺遵循彭博路線的共和黨對手洛塔(Joe Lhota)一個片甲不留。
另一邊廂,格羅斯、查諾斯等「大鱷」良心發現,言文漸見向99%的一邊靠攏(哪管他們真正侍候的仍是身處金字塔最頂層的1%),而QE「劊子手」則狠批量寬政策劫貧濟富,一切皆事出有因絕非巧合。
民粹抬頭,會否成為1%尚未price in的「尾部風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