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2日星期二

畢老林:美股一年內瀉五成?

(2014-04-22 09:56:35)

轉載▼

4月21日,周一。

美股假前連升三天,標普500指數50天移動平均線失而複得。

經過一番激烈爭持,好淡勝負盡管未分,惟「末日博士」麥嘉華揚言87重臨,標普500今年將大瀉30%。

老麥雖淡,但有人比他更淡。

此君何人?

麥嘉華縱橫江湖數十年,「末日博士」豈是白叫?問題是,老麥預言美股多災多難早非今日始,少說也有兩年吧?即使他並非每次開口皆唱淡,但投資者只會記得其悲觀言論,87重臨也好、08再現也罷,只要出自麥嘉華之口,市場多半一笑置之。

然而,唱淡者若非無人不識的「末日大師」,而是因利益沖突被終身禁止涉足證券業的前投行星級分析員,閣下又會否洗耳恭聽?心水清的讀者大概已猜到老畢說的是誰。

對,正是前美林首席科網股分析師布洛迪格(Henry Blodget)【圖】。

「魔鬼」改邪歸正
此君當年一面撰寫報告吹捧科網公司,一面于私人電郵嘲諷dotcom股垃圾不如,操守之劣,莫此為甚。

紙包不住火,科網一役血本無歸的小投資者向華爾街大行集體興訟,布洛迪格的私人電郵無所遁形。

證據確鑿不容抵賴,破財(罰款200萬美元,賠款200萬美元)兼名譽掃地,一切「報應」,布洛迪格都得接受。

昔日紅人雖不能再沿用從業員身份參與證券市場,但以「行外人」姿態評股論市卻不受限制。

離開華爾街後,布洛迪格加入2009年面世的財經網站Business Insider,擔當行政總裁兼主編重任。

Business Insider辦得有聲有色,吸引亞馬遜創辦人兼《華盛頓郵報》現主貝佐斯(Jeff Bezos)入股,成為這位「科網達人」媒體策略的重要一環。

布洛迪格遭美國證監重罰後,一改昔日「埋沒良心」的劣行,出自其手筆或Business Insider的分析,看好股市的比例雖較看淡為高,但赤裸裸的「利益沖突」已絕跡。

不知是否為了徹底洗脫舊日臭名,布洛迪格最近評述美股,唱得比「末日博士」麥嘉華還要淡,且擺出三大理據——估值過高、邊際利潤均值回歸、加息不利股市——以示並非信口雌黃。

分析一輪後,布洛迪格揚言美股將于一至二年內最多下跌五成。

估值指標各有利弊
「魔鬼」分析員「改邪歸正」,不一定意味其論點更加可信,關鍵仍在理據。

布洛迪格認為美股「太貴」,采用的估值指標乃應屆經濟諾獎得主席勒(Robert Shiller)提倡的經周期調整市盈率(CAPE)。

《信報》讀者當然知道,CAPE取企業過去十年實質(經通脹調整)盈利平均數,由此得出的估值水平,便是CAPE。

這個市盈率計算法的優點是,個股或大市估值水平較少受到某一兩年盈利劇烈波動扭曲,數據質素更有保障。

以標普500指數現水平為准,美股CAPE約處于25倍水平,遠高于15倍的曆史均值。

布洛迪格指出,過去一百年,美股CAPE只在1929和2000年高于今天水平;潛台詞自然是:以史為鑒,股災迫在眉睫。

老畢並不認同布洛迪格的看法,原因不在美股「太貴」這句話,亦非1929和2000年CAPE處于30多倍至40余倍水平,目前約25倍的估值離「瘋狂」二字尚遠。

我唱反調的原因,在于CAPE估值法取十年盈利平均數,在正常情況下雖有助撫平商業周期對數據的影響,惟正正由于此法采用十年平均數,當中若有任何一年發生百年一遇災難性事件,該年(例如2009年)的數字對較正常年份產生影響,在所難免。

金融海嘯于2008年秋爆發,美股從高至低劇挫近半,但2009年美企盈利大縮水,利潤跌得比股市更快。

影響之下,標普500指數市盈率不跌反升,投資者若因此對美股敬而遠之,難免錯過最佳入市時機。

以當時的環境而論,以CAPE為估值指標,確實有助減少2009年盈利對數據的影響,但海嘯最壞情況過去後繼續以CPAE衡量美股,2009年的「殘余效應」難免揮之不去。

這正是以CAPE決定環球股市吸引力的基金,不少錯過了美股去年大升浪的重要原因。

歸根結底,任何估值法皆有利弊,不能一本通書讀到老。

重要的並非哪一種估值方法「最佳」,而是市場對企業盈利的估算是否恰當。

去年美股大漲,根本原因並非企業盈利特別出色,而是投資者對業績前景寄以厚望(沒有盈利的公司則炒作概念),[P/E]中的P(股價)行得太快,一旦[P/E]中的E(盈利)跟不上,個股和大市隨時出現深度調整。

美股整體較曆史高位雖回調不多,惟許多個股已錄得低雙位數跌幅,有貨在手者不會不知。

從攻守板塊的消長來看,早在標普500指數月初升至曆史高位前三個月,去年首屈一指的領袖股——非必需消費品——率先轉弱,其他周期性股份如金融、工業和科技亦齊齊跑輸大市;強勢畢露的板塊是公用和能源。

標普500從高位回調後,公用、能源強上加強,周期性股份則繼續跑輸。

由此可見,不少投資者年初已察覺到美股2013年「炒過龍」,有斬獲者借勢回吐鎖定利潤,當中相當一部分泊進防守板塊靜觀其變。

留意板塊執位
如果我是布洛迪格,一定不會拿CAPE和利率趨升(美股曆次加息周期首三年表現見【表】)大做文章。

老畢只會忠告投資者參考2000和07年美股見頂前的攻守板塊變動,按發展情況決定進退。

從表象觀之,今年以來華爾街領袖股出現明顯的執位、轉風、換莊,與2000和07年牛轉熊前的景象極為相似。

科技、非必需消費品以至金融等主攻板塊短期內若頹勢不改,較大型的調整恐怕無法避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