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7日星期六

十年美金變爛銅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美國人愛用 greenback稱呼自己的貨幣,不少中國人則常把美元說成美金,兩種說法各有背景原因,但美元確曾跟黃金一樣珍貴及保值。
可不是誇張或說笑,當年的美元是有固定含金量的。按一九四四年的 Bretton Woods Agreement(布雷頓森林協定),每三十五美元可以換取一盎斯黃金。任何持有美元的政府、企業、個人都可按這個兌換率要求美國方面換成黃金,不會有問題。直到一九七一年尼克遜政府單方面宣佈不再讓人以美元換黃金,美元才失去固有的黃金含量。
此外,二戰後歐日等國元氣大傷,無錢無物,必須從其他地方包括美國買進糧食、機器、原料、燃油……才能養活國民,重建經濟。可是,要買貨得支付人人接受的貨幣,當時的選擇只有美元及黃金(英鎊因不斷貶值難當大)。為了確保有足夠的硬通貨應付國際收支,大部份政府不管是西德、日本、蘇聯、台灣或越南都盡力累積美元,把美元視為儲備的主要部份,比黃金儲的更多。可以說,二戰後整整二十六年,美元就如黃金一樣,只是更方便攜帶,而把美元說成美金實在非常傳神恰當。
到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中美國國勢及經濟如日中天的時候,穩如泰山又有利息可收的美元更成了政府儲備不二之選,比黃金優勝得多,間接令金價拾級而下,有投資者更說:「十年黃金變爛銅。」
不過,今時不同往日,黃金固然價值連城,銅也跟其他商品一樣價格上升,不能再說是爛銅。事實上金價不僅反彈,而且越升越有,一再破位,從每盎斯一千美元升破千二、千三、千四、千五美元。最近兩、三星期升勢更凌厲,一度逼近一千九百美元,不少分析家更相信升破二千美元是指日可待的事。這樣的升勢不難理解,從○八年金融海嘯開始,各國央行特別是美國聯儲局大舉印銀紙挽救金融體系,各國政府又以赤字預算刺激經濟。結果,全球貨幣氾濫成災,供應有限的貴金屬及商品如包括黃金自然價格飛升,難以抑制。
同樣重要的是,貨幣供應過量削弱了它們作為儲備的吸引力,令企業及新興經濟體開始重新部署儲備組合,避免偏重各主要貨幣,增持供應有限保值能力較高的貴金屬,特別是任何時候都全球通行的黃金。
當然,最決定性的影響是美元今非昔比,不再固若金湯。一方面是美元氾濫,水浸全世界,令它兌其他貨幣持續貶值,令所有持美元資產作儲備的國家蒙受損失;另一方面,美國政爭日趨激烈,兩黨爭持不下,總統跟國會不咬弦,令美國幾乎賴債,到最後一刻才提高債務上限。對所有政府而言,美國賴債、美元不穩這些過去不可想像的情況忽然變成不得不正視的現實,並可能在未來十年不斷重演。既然美元再不是美金,再不像黃金般可靠,各國政府自然要重新評估各儲備工具的風險,避免過度倚賴美元,改為增持其他資產。可惜,其他貨幣如歐元、日圓也有自己難念的經,剩下能買的只剩下黃金。當大夥兒包括中國爭相增持供應有限的黃金時,金價怎能不像火箭般升至與天比高呢?
只要美國一天不處理好財政爛攤子,只要美元不再被視為美金,金價還是易升難跌。

盧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