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疑問在於,大智者像巴菲特,大學者像魯比尼,他們為何如此斬釘截鐵地看空黃金呢?我再三尋思,覺得併不奇怪,因為他們是美國人!情感多少能夠左右理智,他們天然地傾向擺脫黃金約束的美元秩序。可當公平和公認的超主權貨幣的誕生還遙不可及的年代,能夠對各國的紙幣起一點約束作用的,除了黃金,還有誰?
經濟危機以來,黃金價格的大漲大跌,總是引出眾多的話題。最近,這方面的爭論,有增無減。其焦點,集中在黃金的價值方面。一種觀點,相對比較傳統,認為黃金依舊是世界金融秩序的基石,是各國央行和投資者資產配置的重要組成;另一種鮮明的觀點,則有點石破天驚的意思,認為黃金已經不具備金融的屬性,失去資產儲備和抵禦通脹的功能,逐步朝普通的商品靠攏,除了裝飾性,沒有多少用處,投資它,既不能保值,更不會增值。令人尊敬的巴菲特先生公開地持後一種觀點,聲稱即使目前的價格被攔腰砍一刀,他也未必會買入黃金。大名鼎鼎的“末日博士”魯比尼的看法也與此相近。
看淡黃金的觀點未必理性
認為黃金顯赫的歷史地位已然消失,不再成為金融的工具,主要的論述根據是:黃金的數量,不足以適應現代龐大的商品貿易規模,它的使用又遠不如紙幣方便,等等。
上述理由確實顯而易見,我們完全贊同。不過,這些毛病不是今天才發現的。大半個世紀之前,布雷頓森林協定之所以決定在全球貿易中把美元作為結算貨幣,主要也是考慮到上述原因,建立了世界金融的新秩序。不過,必須強調,同時做的決定,是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美國人違背布雷頓的協議,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是二三十年以後的事情。憑常識,地球人均能理解,布雷頓新秩序的基石依然是黃金,美元作為黃金的替代符號,在商品貿易中出場。
在地球萬千資源里,為什麼黃金獨自擁有如此寵愛?
我們知道,人類歷史長河中,不管何種貨幣,產生的目的,均是為了服務於商品交換。人們承認某種貨幣的前提,是它的信用。貨幣的信用,則主要依賴於發行它的政府(或組織)。不過,在跨國的商品貿易中,以什麼進行結算,始終是大問題。有什麼東西能超越國界,具備人類共同承認的穩定的價值呢?黃金正是在這樣的標準下被選擇出來。千百年來,它一直是全球商品交換秩序的基石,絕對不是偶然的。它具備市場需要的一定的數量,但是又不能被誰大量而輕易地產出;它物理性質穩定而不容易損耗和敗壞;它體積不大,相對容易儲存和運輸;當然,它具有華麗而高貴的外表,恐怕也是原因之一。除了黃金之外,同時具備上述優點可作為資產儲備和貿易中介的東西,還真不容易尋找。
現在的疑問在於,大智者像巴菲特,大學者像魯比尼,他們為何如此斬釘截鐵地看空黃金呢?我再三尋思,覺得併不奇怪,因為他們是美國人!他們的人生經驗,美元就是全世界的硬通貨。情感多少能夠左右理智,他們天然地傾向擺脫黃金約束的美元秩序。如果今天人民幣是全球主要儲備和結算貨幣,或許我也會不由自主地傾向放棄黃金這根拐杖。但是,這對其他國家、其他民族是不公平的。你那張紙幣,完全可以出於本國的利益而多多印刷,憑啥要人家當傳世寶貝供奉起來?近年來,美元的“定量寬鬆”,已經讓全世界眾多的持有者嚐到苦頭,事實擺著,多說反而囉嗦。
黃金繼續作為價值基石的可能性
當公平和公認的超主權貨幣的誕生還遙不可及的年代,能夠對各國的紙幣起一點約束作用的,除了黃金,還有誰?
當然,這個世界,已經沒有哪個國家敢於或者能夠誇口,說自己的貨幣是穩定地與黃金掛鉤並且可以隨意兌換的。資料說,全世界目前擁有十幾萬噸的黃金總量(已知而未開采的還有七萬噸),成為官方金融儲備的只是一部分,最多的美國,也只有八千多噸。紙幣的總量,大大高於儲備黃金的價值,誰敢放開來兌換?
在這種情況之下,黃金如何可能約束紙幣並成為國際信用的基石呢?本文提出一個比喻:秤砣。見過老式桿秤的知道那玩意,也知道一句俗語:秤砣雖小壓千斤。此話的意思,通過槓桿的作用,分量小的秤砣,能夠稱起重得多的東西。
由於龐大的黃金市場的存在,黃金與各主要貨幣的比價,處於相對理性的狀態。有時,它可能短期地被某種力量干擾而偏離軌道,但是,市場的理性終究會糾偏。任何國家的紙幣發行過量,在黃金市場上的價格早晚會反映出來。各國紙幣與黃金比價,實際上就是它在世界貿易市場上的合理價值。有波動很正常,大體的區間是理性的。只有出現大麻煩時,才會產生非理性的劇烈跌宕。
以黃金與美元的比價而言,從幾百美元到一千幾百美元,是美元大量印刷放水的結果,欠全世界幾十萬億美元的債務,只要美國政府不決心大量地收回,我相信,巴菲特和魯比尼預告的八百美元或者一千美元的價格,我們很難榮幸地再看見。
有人假設,如果某某政府決定打壓黃金,把庫存的黃金悉數拋售呢?那是一種天真的假設,以遊戲的觀念來窺視政府的運作。國庫不到山窮水盡,誰也不敢出此下策。至於僅僅為“打壓”而行動,那麼,政府國庫的管理者似乎與粗魯的莊家沒啥兩樣了。對世界大國而言,黃金的擁有量,是對全球金融發言權的基礎因素,也是其他國家對其貨幣信心的基本考量。
關鍵的問題還在於,當全世界別無選擇地依然把黃金作為比價的基石時,有責任心的政府,不可能不把黃金作為資產儲備的重要內容,並且絕對不願意拋到市場上被旁人撿去。多數央行一直在增加黃金儲備,是明擺著的事實。
最後,還可以指出一點,今天的大量商業、貿易行為,連紙幣也不需要搬來搬去,銀行間的結算,是電子數據的交換。電子數據是紙幣的延伸,依賴的也是該貨幣發行者提供的信用,同時,紙幣的價值波動,又取決於市場接受的與黃金的比價。在真正的超主權貨幣出現之前,也只能這樣了。
http://finance.ifeng.c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