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朱文彬 ○編輯 孫忠
自2009年7月試點以來,我國跨境人民幣業務已經步入了第五個年頭,從最初的四個試點城市擴展到全國,結算從最初的36億元到截至目前累計的11.8萬億元,發展勢頭迅猛。央行貨政二司副司長郭建偉24日在“2014跨境人民幣業務政策宣講會”上透露,人民幣計價功能將成為央行在推動跨境人民幣業務發展的下一步新亮點。
數據顯示,2009年跨境人民幣業務初試點時,貨物貿易的結算量只有32億,到去年底已達到30189億。服務貿易由最初的4億元,現在增至16109億元。其中,貨物貿易的結算量佔海關貨物貿易比重,由2012年的2.2%迅速增長至去年底的11.7%。
“今年一季度,貨物貿易的人民幣結算量達10871億,占同期海關進出口總額比重18.4%,” 郭建偉說,18.4%和11.7%兩個數字,隱藏著生命力,短短三個月時間佔比提升了6個百分點,說明使用人民幣的內在需求越來越大。
郭建偉還表示,在核實貿易的真實性上,只要是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有真實性基礎的,即便是有套利套彙的行為,央行也是可以容忍的。
當前,人民幣“走出去”步伐不斷加快。截至去年末,我國累計與23個境外央行或貨幣當局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總規模超過2.5萬億元。日前,央行相繼與英國和德國央行簽署人民幣清算與結算協議備忘錄,歐洲人民幣離岸業務加速推進。
值得關注的是,除倫敦、巴黎、法蘭克福、盧森堡、新加坡等爭建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外,一直“冷眼旁觀”的美國似乎也坐不住了。郭建偉透露,“現在巴黎、法蘭克福、盧森堡、曼谷、悉尼、紐約等都有離岸人民幣業務的市場準備,它們在不同程度上和我們商討進一步的發展事宜。”
“人民幣計價是下一步跨境人民幣業務發展的一個新的亮點。”郭建偉說,未來央行將繼續推進利率、匯率、資本項目的改革,擴大人民幣支付使用範圍,推廣人民幣的計價政策,進而建立人民幣的全球支付體係等。
人民幣計價也開始在我國的金融開放中嶄露頭角。 4月10日,“滬港通”的試點政策出爐,明確表示交易均採用人民幣計價。 “同時,我們還將在黃金期貨、石油期貨等上準備實行人民幣計價結算,” 郭建偉透露。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引導中資跨國企業與境外子公司、分公司之間的經貿往來採用人民幣計價,發揮好大企業在跨境人民幣計價中的主體作用,”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行長王景武表示,將積極推動廣東省具有一定資源優勢[-1.17%]的大宗商品和服務出口採用人民幣計價,例如稀土出口、對港澳地區供水供電等,都鼓勵使用人民幣標價,同時依托廣交會、中國-東盟博覽會等平台,加大對跨境人民幣計價的推廣力度。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