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Mauldin - 偶顏投資 2016年7月21日
- 偶顏投資 2016年7月21日JohnMauldin:負息時代回報何來
敵人快來了。負利率已吞並美洲以西的日本及以東的歐洲,如今正兩路夾攻,威脅北美洲,保護美國的浩瀚海洋這次也阻不了負利率入侵。
每次談論經濟,總是離不開中央銀行及其首腦,實在沒道理。貨幣政策只是經濟大型方程式其中一環,不應是最重要
一環。然而,在過去近10年,聯儲局及其他國家的央行卻一直是台上主角。
假如央行政策合理,這也不成問題,只是有大量證據顯示,央行政策並不合理。過分依賴低利率刺激經濟增長,導致央行首腦把息率減至零;零利率不奏效,于是再減至負利率。如今連負利率都沒有作用,他們就計劃把負利率減至更低,同時推出巨額量化寬松及赤字融資,務求刺激停滯不前的環球經齊。
下文將探討聯儲局及其他央行制造的幾個大問題,從中不難發現,歐洲及日本已走上不歸路,美國亦朝著這條路步步進發。有見及此,投資者必須改變思維,采取防守措施。
日或以永續債券減債
英國脫歐的實時震蕩暫時消退,但歐洲仍是危機四伏的地雷陣。意大利銀行危機可能一發不可收拾,釀成另一場類似希臘的憤怒僵局,只是程度遠為嚴重。歐洲央行托市大計未能讓南歐起死回生,當地經濟仍處于類似蕭條的狀態。必須再三強調的是,意大利極為重要,當地正准備徹底背離歐盟政策,以自身方式處理銀行業問題,這種自作主張之風勢將蔓延至歐洲各地。
英國脫歐公投與銀行業問題沒有直接聯系,但兩者仍然相關。公投為各國民粹主義運動壯膽,同時迫使政客作出反應。布魯塞爾歐盟政府慣用的拖延策略愈來愈不奏效,歐洲大陸各地利率低處未算低,正是政局不明朗的具體表現
這是美國以東的情況,在西邊,日本早前則舉行眾議院選舉。有別于世上其他發達經濟體,日本選民並沒有陷入反建制狂熱,反而讓首相安倍晉三及其盟友取得眾議院大多數議席,控制權穩固。日本民眾要不是很滿意「安倍經濟學」刺激措施,就是看不到其他更好選擇。
執政聯盟大多數優勢進一步擴大,有望為安倍帶來足夠支持,得以修憲,改變官方和平主義政策。此舉很大程度是為了以新工具刺激經濟,而非日本民族主義抬頭的征兆。日本修憲後,國防開支一旦增加逾倍,可望大大提振日本船塢、汽車制造業及電子業。
日本負利率政策及巨額買債操作將繼續全力推進,甚至可能進一步加碼。此舉主要目的在于證明政府正采取行動,同時遏抑經濟問題的實時症狀,至于負息及買債是否奏效,幾乎無關宏旨。
日本央行已成為日本債市,債券供應都被央行一掃而光,為了達到今年買債目標,央行還須額外斥資40萬億日圓;假使日本央行走投無路,為了刺激通脹不得不加強量寬力度,買債量之高就更不用說。問題是日本政府債券當中一大部分現時由海外投機者持有,另一邊廂,不少日本退休基金及其他機構必須按規定持有國債,因此不會出售持倉。諷刺的是,政府現行發債只能滿足日本央行約一半需求;因此今年某個時候,日本央行須改變方針,問題在于新方針是什麼。
值得陰謀論者注意的是,有「直升機阿賓」(Helicopter Ben)之稱的聯儲局前主席貝南奇不久之前訪問日本,並與安倍及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進行私人會晤。
鑒于可供日本央行購買的債券有限,現時手上持有的股票及其他非傳統資產又已相當多,當局現時還有什麼選擇?
日本或可授權央行發行利率極低的永續債券(perpetual bonds),以承擔一大部分日本負債。政府內部定必討論過這個方案,但如何讓投資者割愛,放棄手上持有的債券,實在不得而知;也許,日本央行會強迫他們把手上的舊債換成新發行的永續債券。永續債將納入日本央行資產負債表,不算作政府負債,不失為解決債務問題的一個方法。
耶倫談負利率轉口風
然而,此舉卻無法給安倍及黑田最渴望的通脹,從陰謀論角度出發,世上最有可能身先士卒進行一場「直升機灑錢」大實驗,把錢塞進市民口袋的,就是日本;而貝南奇剛剛到訪當地……。
過去好一段日子,筆者多次公開表示,美國一旦再次步入經濟衰退,聯儲局大有可能把利率減至零以下。主席耶倫 (Janet Yellen)一再被問及聯儲局法律上是否有權施行負利率,假如她在國會上的證供值得參考,外界現時所知的有以下3點:
1.截至今年2月,耶倫尚未「徹底研究」圍繞負利率的法律問題。
2.截至5月,耶倫不願指明聯儲局法律上有權施行負利率。
3.截至6月,耶倫表明聯儲局法律上可以這樣做,她對此毫無疑問。
聯儲局解決法律權力問題,正好為減息至負數鋪路。耶倫上月表示,當局沒有計劃這樣做。筆者相信她所言非虛,只是計劃可以改變。聯儲局一直告訴大家,政策視乎經濟數據,假使數據顯示美國陷入經濟衰退,筆者相信局方為了振興經濟,大有可能把利率減至負數。只是依筆者之見,這招不會有效。
這不是說聯儲局本月或今年內就會把利率減至負數,即使2018年底利率還未跌穿零,筆者也不會奇怪,但局方遲早會這樣早。
下次經濟衰退勢必嚴重,最主要原因在于美國經曆對上一輪衰退後,至今尚未完全恢複過來。當前經濟擴張期乃1954年以來第4最長,卻是期內最疲弱的一次。1950年至今,複蘇期內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每年平均增長為4.3%,反觀當前複蘇期,7年間GDP平均增長只有2.1%。換言之,在當前所謂的「複蘇期」內,美國經濟只擴張了16%而已。
假如當前經濟複蘇達到一般水平,期內GDP總增長應為34%,而不是現時的16%。有見及此,難怪工資增長、新增職位、家庭收入及其他數字看來如此乏善足陳。當前經濟複蘇期為60年來最疲弱,但筆者相信,下輪複蘇期將比今天更疲弱,正正因為貨幣政策窒礙增長。
未來7年投資回報欠奉
現在再把經濟疲弱複蘇與負利率政策結合起來。假使資產價格長遠上反映利率及經濟增長,而後兩者不是僅僅高于零就是處于零以下,試問大家還可以指望股票、商品及其他資產會升值嗎?結果,大家相信的各種傳統投資策略,不久之後恐怕都會失效。
【圖】為投資管理公司GMO對各類資產未來7年的最新回報預測,圖中與各種資產類別相去甚遠的虛線乃美股6.5%的長期投資回報率,不少據說深具智慧的投資者也同意,這種回報預期並不過分。投資管理公司GMO卻認為,6.5%回報水平絕不合理,至少未來7年如此。
假使GMO說得對——他們往往是對的——而閣下又一直奉行被動式或半被動式資產配置策略的話,可以預期,未來7年即使運氣好也只有0%左右回報。另外,注意圖中「美國現金」那幾乎看不到的-0.2%回報率,這是否意味現金未來多年將錄得實質(調整通脹後)負回報?毫無疑問。
盡管聯儲局充滿幻想,但在負利率政策下,任何資產類別都難望取得「正常」回報。GMO指出,打賭新興市場股市及木材,勝算最高,問題是兩個市場都交投疏落,不能容納所有人。今後投資路上恐怕進退不得,大家要有心理准備。
來源 source: http://blog.sina.com.cn
1 則留言:
圄表內,黃金,白銀去左邊?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