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市場環境....
不是問...."要買什麼"...
是要問.."不應該買什麼..."
歐債危機這套肥皂劇上演至今可謂「集集新鮮、集集高潮」,除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薩爾科齊擔當劇中主角外,配角更是多不勝數。
筆者認同好劇集應當引發社會輿論及觀眾討論,但不少投資者面對歐債危機發展,由始至終都把焦點集中歐豬五國,反而把劇中的「炸彈」和「藥引」混淆。回首08年金融海嘯,其藥引是美國次按危機爆破,終引爆炸彈,最後需美國政府攬上身包底(注資)拯救。
珠玉在前,可見歐豬五國危機亦只是藥引,相反歐洲金融機構才是真正的炸彈。至於該炸彈的威力及爆發程度有多大,便要視乎它的保護層(銀行核心資本)有多厚。當保護層越厚,金融機構的抵禦能力自然提高,猶如炸彈被放置防爆箱一樣,爆炸風險自會下降。
而歐洲的炸彈卻是暴露於空氣之中,毫無保護,原因是歐洲銀行監管局(EBA)的壓力測試既馬虎又求其,猶如讓歐洲的金融機構參加假考試,考取假成績,以為自己真的「Pass」了,便不需政府注資援助,大家一於「有事扮無事」、「自己呃自己」。
法德實力非雄厚
此舉終於導致歐洲銀行業資本缺口日漸惡化,有估計德國屬第二大的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 AG)資本缺口為53億歐元,德意志銀行資本缺口約為32億歐元,前者更已尋求德國政府出手援助,可見它們的保護層已薄如蟬翼。
歐債危機存在兩大迷思,第一,藥引(歐債)和炸彈(歐洲銀行)的真身出現混淆;第二,德國和法國的實力並非市場想像中那麼雄厚。假如德國和法國政府確定注資金融機構,此負擔再加上其本身財政壓力,其健康定必出現問題,屆時劇情又將出現另一高潮。歐洲和美國危機的其中一個分別,是美國金融機構相對於美國GDP只是十多個百分比,但是法國最大的銀行資產總量卻是法國GDP的100%!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