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8日星期一

JohnMauldin:通脹利弊尋根究底

通脹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以為心中有數,其實無人能知道真正答案,因為「通脹」一詞的定義,不但因人而異,亦因時、因地各有不同;即使同一時期,同一地點,同一群人對通脹的定義也難有一致意見。

通脹定義所以難有定論,部分原因在於一般人往往把經濟學與數理等量齊觀,而視之為科學之類。但其實所謂「通脹」,不過是經濟數據統計所用的准繩之一,其實際指標作用視乎所選工具而定。可見實際數據固然影響統計結果,統計所用的方法,對統計結果亦同樣發揮關鍵作用。

本欄的忠實讀者大概都知道,筆者1972年於萊斯大學(RiceUniversity)修畢經濟學士課程後,隨即在西南浸信會神學院(Southwestern Baptist TheologicalSeminary)進修,並於1974年取得碩士學位。豈料到後來竟能憑神學結合經濟學知識,融會貫通,在金融及投資領域開創畢生事業。

幾年前筆者與財經研究中心GaveKal聯合創辦人兼合夥人卡萊特斯基(AnatoleKalesky)初次會面,就從宗教角度對經濟學家的角色發抒己見:

「我以為今日經濟學者的作用,也許可以比作原始部落的薩滿教祭司(shaman)。薩滿教祭司憑綿羊的腸髒來作占蔔,經濟學家則靠自創的模型進行數據分析,其中免不了摻雜種種偏見,卻又自以為是,相信可以預測未來,又或者為政府施政提供意見;更有甚者,為求左右逢源,一些經濟學家不惜好話說盡,曲意逢迎小圈子中人及政界領袖。

「在我看來,一般人也許不願公開承認,但事不離實,經濟學其實類似宗教多於科學。」

卡萊特斯基的見解與筆者不謀而合,他直言曾間中發表類似觀點。筆者為本欄今期做資料搜集時,考慮官方數據的可靠程度,不禁回想起跟他認識時的這段對話。

舊計算方法欠完善
兩星期前吾友哈爾伯特(GaryHalbert)在本欄的文章《官造假象淡化通脹》中,探討近30年來美國政府難以掌握通脹實況,以及操控通脹統計數字等問題。ShadowStats通訊創辦人威廉斯(JohnWilliams)對官方公布2%的通脹率(截至2013年2月為止)質疑最力;他認為實際通脹已遠超此數。

以1980年卡特總統當政時所采用的統計法計算,當前通脹率應約達9.6%【圖】;若以1990年的官方標准,現時的通脹率則略低於6%。

筆者常被問及對另類通脹統計數字有何看法,每每響應說1980年與1990年采用的統計法顯然大錯特錯。假若現時通脹率達9.6%,息率應靠近12%水平,而非10年期國庫券目前所處的1.75%低位。市場遲早會根據實際通脹水平而非官方統計作出反應。阿根廷官方公布的通脹率「僅為」10%,但市場則估計實際水平已達30%,而且更有增無已。

投資者容或心存妄想,寧願通脹高企,不過是「信仰經濟學」(faith-basedeconomics)心理作祟。由於高通脹才有利於投資的觀念根深蒂固,任何通脹偏低的消息,都只會被用作批評政府操控統計數據的口實。

筆者認為投資者必須按照實際情況衡量一己想法,以審視根據一己假設而自創的分析模型,是否會導致所下結論失諸偏頗。假如你認為整體通脹偏高,那就無異於以為眾人皆醉我獨醒。環顧目前發達國家的債券市場,並未對通脹產生疑慮,雖然日本近20年來已三番四次揚言會制造通脹,一直只聞樓梯響而已;不過,筆者看來這次也許終能成事。無論如何,現時大行其道的是通縮和去杠杆化。

若沿用1980年的統計法來計算美國消費物價指數,然後用以調整社會保障及政府退休金,則美國政府今日必定破產無疑,因為社會保障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呈現負數;假設複合年增長率為10%,保障成本更會在近12年間飆升兩倍。社會保障受益者當然會歡迎保障金額以三倍幅度增長,但年輕納稅人卻不敢苟同。

話說回來,舊法不善,卻不等於現行統計法就能准確算出通脹率。現行統計法當然較1980年的舊法優勝,但眼高手低,最終只能做到大致准確,而在細節上則有欠准繩。

目前所用的通脹統計法准確度究竟如何,則還須留待15年後回顧以觀後效。當然,由現時以至2030年期間,統計法不知又會曆經幾次番身。

通脹難分是敵是友
上世紀70年代美國卡特總統當政時期,即使政府極力打擊,通脹依然大幅飆升。喜劇演員艾克萊伊德(DanAykroyd)就曾多番模仿卡特,在節目中講出「通脹是你朋友嗎?」的名句。現時網上亦流傳一段30年代宣揚通脹的短片,其中更把羅斯福總統吹捧為以通脹拯救全民的救星。

由於經濟學往往以物理學為模仿對象,而經濟學家往往擺出科學家的姿態,透過可觀測數據及精確數學模型來進行經濟分析。不過,有別於物理學實驗,經濟實驗往往無法觀測,亦難以精確衡量,更從來不易控制。把通脹當作朋友看待,而以宗教教義視之,大概無傷大雅,只不過通脹對整體經濟而言究竟是友是敵,卻不易猜透個中底蘊。

對於通脹,筆者以為倒不妨從「不可知論」(agnostic)或「多神論」(polytheistic)角度視之,實行各自演繹,而又各有道理。

通脹不外以貨幣或價格為計算基礎;而根據最原始的定義,通脹即貨幣供應有所增加。若貨幣供應量增加,而貨物供應量維持不變,價格自然上漲。時至今日,較為普及的通脹(或通縮)定義卻有別從前,認為價格升跌是由供求帶動,而非純屬貨幣供應問題。

消費者追求價廉物美
筆者不打算在討論中傾向任何一方,但認為追求價廉物美是一般消費者的心理,自不待言。所以,從所謂「多神論」角度出發,人人皆各自有其貨幣供應和個人消費模式,除非對德國豬肝腸(liverwurst)情有獨鍾,否則豬肝腸漲價對筆者之輩實在無關痛癢,但對居於德國境內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大問題。

以美國為例,佛羅里達州南部氣候炎熱,當地居民自然不會關心吹雪機價格,反而對空調價格動向就會格外留神。至於年過70的退休長者,大學加學費自然不及藥物漲價值得關注。

物價升幅實際上高於官方公布數字的民間呼聲,可說自有其道理,因為物價上漲是人所共見的現象,實在毋庸反駁。若按消費物價指數(CPI)中實質住宅價格觀之,美國在2005年左右的通脹應十分嚴重。不過,官方統計卻似乎反其道而行,而傾向描繪出一片通縮圖像。若以2008年至2011年間的樓價計算,就應會出現官方所公布的通縮現象。美國勞工統計部(Bureauof Labour Statistics;簡稱BLS)則采用數十年前的所謂業主等值租金(Owners’ EquivalentRent)作計算准則;這項指標在CPI中所占比重達24%,為各統計物價中最高。

筆者也知道不少產品價格下跌而質量反而上升,手機就是最佳例子,而手機通訊收費相信亦將大幅減價。但美國華盛頓政壇卻我行我素,仍沿用舊有的CPI及各種相關指標來計算通脹。由於CPI以全國「平均」通脹率為准,因而對任何個人、家庭、企業、城市、州份自然都有欠准繩。CPI不過是通脹統計所用的最小公約數,好比所謂「自由碼」大衣,結果無一合身!

盡管CPI已知的局限多多,其用途卻依然極為廣泛。因此,即使生活費用下跌,有人繼續加薪,有人卻入不敷支。雖有其他通脹指標,可惜都各有局限;美國聯儲銀行區有三個各有通脹統計准則。聯儲局則以個人消費開支(PersonalConsumption Expenditures)為准,其中以連鎖美元(chaineddollars),而非CPI所采用的一籃子固定物價。自2000年以來,聯儲局提交國會的通脹預期報告就一直沿用此法。

CPI一般作計算入息稅各項調整之用,若指數偏低,入息實質增速就會高於價格調整,而在退休金下調的同時導致稅率調高。但若計算所得通脹率過高,則稅率就會低於正常水平,而社會保障及退休金反而增加。對於高度發達的經濟體而言,如此大舉調整未免過分;即使計算稍為偏差,日積月累,都會令部分人蒙受巨大損失。

無論通脹水平如何,亦無論通脹短期內有何影響,可以肯定的是,長遠而言,通脹與利率息息相關,因為若考慮到利率其實不過是價格的一種,亦即貸款價格,也就其理自明。

受政府政策影響最深的物價,當首推利率。各地區聯儲銀行直接掌控區內短期利率,因而對其他地區亦產生巨大影響。各行的利率政策如何有利,又令何方受惠卻一直不得而知,由此衍生出不知多少陰謀論。

理論上,聯儲局職責在於運用所有工具,在爭取全民就業、穩定物價、將利率維持在合理水平之間求取平衡。所謂「穩定物價」目標正是有關通脹,主席貝南奇發放的公開聲明就表示滿意通脹受控的現狀。他本人及局內同儕在擋駕之餘,亦深知該局的數據與分析未盡完善,但職責歸職責,若說參考數據,該局亦只能依靠官方公布的就業和通脹數字。

因此,作為美國央行,運作毫不透明,聯儲局只能運用如此粗疏的工具,在對象不明而又漫無目標的情況下,對通脹統計加以操控。

日大舉印鈔非良策
歸根到底,既然並無其他工具可用,只能將CPI沿用下去。不過,日子有功,只要視之為趨勢而非絕對值指標,CPI及相關指針的功用確也漸見改善。既然立定決心以趨勢為准,就無謂再為單單一個月的數據而煞費思量;反而應著眼於至少一兩年的趨勢方為正道。

擱筆之前,在此引述GaveKal 財經研究中心加夫(Louis Gave)對日本近日發展所作的評論:

在新首相新氣象影響下,日本央行近日作出投資界聞所未聞的創舉,亦大出市場意料之外,宣布將買債計劃規模倍增,並大大延長買債時限。另一方面,日圓則持續貶值,以致資產高達9萬億美元而高踞全球之首的日本家庭,正蠢蠢欲動,考慮轉買外幣。對沖基金自然亦急謀出售孳息40基點的日債,而轉買孳息1.75厘至2厘的英、美或法債券。投資者若同意本行指日圓貶值將引致全球(尤以日本最大競爭對手為然)通縮的觀點,即使以孳息僅為1.25厘的德國債券作長倉而沽空日債,看來亦頗吸引。

筆者不得不一再重申,日本政府勢將大舉印鈔,幅度更將遠超美國聯儲局及歐洲央行,因而展開一場史無前例的經濟實驗。筆者既然估計這場實驗難免慘淡收場,個人投資計劃針對日本部分亦基本上以沽空日本政府及央行為主;日本股市自然另當別論!面對債務占GDP比例已高達240%的嚴峻形勢,大舉印鈔兼大量舉債根本並非良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