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現貨黃金上週五(11月8日)下跌超25美元,三週來首次跌至1300美元水平下方,並刷新日內1281美元/盎司低點。另外,今年金價已累計下跌超23%,6月中旬一度跌至3年來低位,不少分析師稱黃金12年的牛市已宣告結束。
不過,低價也吸引力全球個人消費者以及央行的黃金購買熱潮。 IMF此前曾表示,包括,土耳其、俄羅斯和阿塞拜疆等國都在不斷增加黃金儲備。儘管今年一些央行的購買速度有些許放緩,但整體趨勢並沒有出現太大轉變。
全球各大央行自2009年開始逐漸囤積黃金儲備,此前20年這些央行多為黃金儲備的淨賣家。數據顯示,全球央行2012年的黃金儲備購買規模已超過535公噸,為1964年以來最高水平。
此外,央行黃金儲備一向被市場所密切關注,然而中國央行的黃金儲備規模卻一直是一個謎。 2009年中國央行官方公佈的黃金儲備規模是1054公噸,而在那之後這份數據再也沒有更新過。
此前不少人曾預計,中國央行現有的黃金儲備規模已達到6000公噸,為今後的“去美國化”做足準備。
數據顯示,中國央行的黃金儲備僅佔該國3.6億美元儲備的1%,而美國擁有8166公噸黃金儲備,佔總儲備70%以上。
Precious Metals Insights分析師Philip Klapwijk週日(11月10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2013年上半年中國央行可能已經秘密購買300公噸黃金儲備。儘管這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此前公佈的數值不符,但這可能是因為一些形式的官方購買並沒有算入央行的黃金儲備當中。”
Klapwijk補充道,“市場一直在持續關注各國央行購金的動態,而其中所受矚目的還是中國央行未知的黃金儲備規模。但毫無疑問的是,如果中國這幾年來真的不斷增加黃金儲備,對金價而言將提供巨大的支撐效果。”
世界黃金協會(WGC)此前曾預計2013年中國的黃金消費量將跳漲29%,至1000公噸,並取代印度成為全球最大的黃金消費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